一提起“佛跳墻”,大家都知道那是一道上海名菜,但由于這道名菜價格昂貴,一般老百姓都不敢問津,知道的多,可嘗過的少。為了解決這道名菜讓一般普通老百姓嘗嘗鮮的新感覺,上海錦江飯后特意將這道名菜在加工時換成小包裝,由于數(shù)量小,化整為零,價錢自然低廉。于是“嘗嘗鮮”的顧客越來越多,昔日無人問津,只有公款吃喝的“佛跳墻”,一下子成了搶手貨,供不應求,效益上升。真是思路一變天地寬,包裝一換市場開。“佛跳墻”由昔日的束之高閣,無人問津到如今的熱銷場面,改進小包裝起了決定作用。由此可見,不論是什么商品,包裝是門科學和藝術,千萬莫忽視了包裝在商品銷售中的重要性。
由“佛跳墻”的改革小包裝的啟示,使筆者想到了眼下的一些產品包裝仍不盡如人意,要么包裝喧賓奪主,頭比身子大;要么包裝隨心所欲,違背消費者意愿,侵犯消費者利益。曾幾何時,酒產品和飲料包裝箱,一箱了裝幾十瓶,抬都抬不動,裝卸困難,消費者不敢成箱購買,害怕短期內消費不完,影響質量;而作為商家也不好出售。后來一些企業(yè)不斷改進包裝,將酒飲料包裝箱改進成6—9瓶,不僅包裝箱印刷精美,而且適宜作為禮品,方便價廉,市場一下子變得暢銷。筆者所在單位前不久生產一種元宵粉,當時在市面上調研時,考慮到銷量,讓消費者一次多消費些,于是生產了一些大包裝袋進入超市,結果不好銷售。后來聽取超市建議,將大包裝改成了小包裝,結果銷量大增。這是為什么?原因很簡單,那就是現(xiàn)代人生活節(jié)奏加快,口味各異,基本上是現(xiàn)做現(xiàn)吃,像元宵粉小包裝,買一小袋三口之家嘗過鮮,好吃再買。如果包裝過大,一次吃不完,時間長一些,或一次吃個夠,下次就不再想嘗鮮了。由此可見,市場青睞小包裝,小包裝商品商機無限,有潛力,銷路快。
但凡事具有兩重性,商品包裝要量體裁衣,量利而行,不能一概而論。因為一些包裝大有大的好處,小有小的弊端,其中直接因素就是包裝成本在制約著,商品大包裝可少分攤包裝成本,相反過分小包裝則加大單位成本,在市場競爭激烈的今天,價格競爭起著杠桿作用,如眼下的方便面,競爭只在幾分錢之間,于是一些企業(yè)采用大包裝箱,使方便面單價減少。因此商品包裝要根據各地經濟發(fā)展狀況、消費水平、個人喜好等等因素,認真搞好市場調查,聽取消費者意見,讓各類品種繁多的包裝調節(jié)市場需求,滿足不同消費者的需求。
目前,包裝的重要性顯而易見,在一些行業(yè),成也包裝,衰也包裝,包裝左右著企業(yè)的興衰,包裝左右著人們的消費曲線,包裝是一本難念的經。前不久,筆者去省城,在某大超市,筆者發(fā)現(xiàn)一些營業(yè)員正在分裝各類食品,我問為什么,她們說一些大包裝食品不好賣,價格高,她們進行二次包裝后就好賣了。但筆者認為,這種二次包裝不衛(wèi)生,很容易造成污染,會影響產品質量??磥恚缃竦臅r代還是各類小包裝吃香,前幾天,中國食品報刊載了今年春節(jié)期間山西省酒類產品小包裝吃香、走俏??梢?,包裝是把“雙刃劍,”用好是關鍵。
共有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