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女士近日遇到了煩心事,愛喝茶的她在馬連道茶葉城花300元購買了一個普洱茶禮盒,卻被有經驗的人告知,禮盒內包裝的兩塊“茶餅”零售價不到100元。
如今,包裝作為保護和保鮮商品的外衣卻“喧賓奪主”的現(xiàn)象,引起了消費者的極大不滿。逢年過節(jié)后,這些商品的包裝廢棄物十分“壯觀”,甚至堆積如山。盡管在流通零售領域,“裸裝”的商品還存在著隱患,而“過度包裝”卻顯然與綠色包裝的要求大相徑庭,形成了“社會公害”。
上周,記者走訪了北京部分商業(yè)零售店后發(fā)現(xiàn),雖然并不是什么節(jié)日送禮高峰,但商品“過度包裝”的問題依然存在,并且商品包裝后價格狀況大相徑庭。
茶葉進禮盒價格翻番
記者在一些茶葉專賣店發(fā)現(xiàn),如今茶葉裝進禮盒的不在少數(shù)。一件包裝精美、售價600元的特級“安溪”鐵觀音,記者打開包裝后看到:黃色綢緞上放著兩個精致的鐵皮桶,鐵桶內是5克裝的真空包裝,還附送茶盤和兩個茶杯,而禮盒里的茶葉凈重只有200克。
一位知情人士告訴記者,目前一桶100克同等質量的鐵觀音售價僅為120元,而簡單包裝的也就在100元。記者算了一下,這一盒600元的鐵觀音,商家賣給消費者的是240元的茶葉,而外包裝盒和茶盤等禮品的價格竟然是360元。
同樣,江女士購買的普洱茶禮盒,精美的包裝下只有普洱生茶與熟茶的“七子餅”各一塊,價格在300元。業(yè)內人士估價兩塊“七子餅”的價格也就是在60元左右,裝進禮盒的普洱茶價格一下長了4倍。
撐“面子”的“陪襯品”
商品經過包裝后“賣相”更好,但如果經過包裝后的商品攙雜了很多無用的“陪襯品”,價格又貴很多,就難免有“過度包裝”之嫌。
陳女士喝了十幾年咖啡,但如今在超市內購買咖啡時卻被經銷人員告知,要不要附送的陪襯品是一樣的價格。“我都喝了那么多年,不僅自己買,逢年過節(jié)還有人送,禮盒包裝內附送的杯子、茶碟、鍍金調羹家里已經存了十幾個了,可現(xiàn)在買咖啡包裝里依然會添加一些我不想要的東西,實在是極大的浪費,還不如直接降價更實惠些。”陳女士對購買咖啡額外的“陪襯品”已經產生了反感。
咖啡禮盒內的“陪襯品”固然金貴,然而商場、超市內銷售的酒和保健品禮盒就盡顯奢華了。透過木制甚至紙制包裝盒上鑲嵌的玻璃,躍入你眼簾的是:或紅綢黃緞襯底,或金箔水晶做托的所謂高檔貨,還經常有皮帶、皮夾、水筆“做伴”,更有甚者還放上派克鋼筆、名貴手表,價格自然會高不少。
不僅如此,記者在走訪中發(fā)現(xiàn),圖書、巧克力等商品也披上了華麗的“外衣”,其價格也隨之水漲船高。
“月餅”瘦身經驗難推行
盡管人們早就呼吁商品包裝要“瘦身”,但令人遺憾的是,目前只有月餅“瘦身”的效果較為明顯,月餅禮盒無搭售,“瘦身”直接降低了費用,平抑了價格,高價位月餅連連走低。
一名商場的供貨商告訴記者,在商場和超市里面,過度包裝與搭售情況已成行規(guī)。不把包裝做得漂亮、不搭售點東西,根本無法滿足不同層次消費者的需要。尤其是節(jié)日期間,隨著銷量的增加,簡裝的商品裝進禮盒,不僅好賣,價格還會比同規(guī)格簡裝商品的身價倍增。雖然中秋節(jié)月餅禮盒是被控制住了,但日常禮品市場依然是商品豪華包裝的主要對象。
為包裝設立尺度
據(jù)有關部門統(tǒng)計,在我國每年產生的2億噸生活垃圾中,商品包裝的廢棄物就有4000萬噸。以用于商品外包裝的瓦楞紙箱為例,國外早已普遍采用三層瓦楞紙箱,而我國至今仍大多采用五層瓦楞紙箱,僅此一項,多耗原材料數(shù)量就十分驚人。
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消費者權益保護局局長滕佳材表示,勤儉節(jié)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對于過度包裝的屢禁不絕,加強環(huán)保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表現(xiàn)。
有專家建議認為,“應借鑒國外有關包裝法的先進經驗,結合中國國情和實際情況,盡快制定產品包裝法”。區(qū)別于不同重點行業(yè)試行制定包裝“過度”的標準;根據(jù)不同銷售對象和用途,采取精裝、簡裝等不同類型的包裝,適度包裝才是商家競爭的長遠之計。
行業(yè)視點
商務部:規(guī)范包裝標準
今年,商務部擬推進相關標準和規(guī)范建設,對商品包裝提供指導。組織協(xié)調相關部門,推動制定相關商品的包裝標準。同時,積極推動制定商品包裝通則,為企業(yè)產品包裝進行規(guī)范和引導。組織開展“零售業(yè)節(jié)能行動”,把抑制商品過度包裝作為其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引導生產企業(yè)實行“綠色包裝”。
質檢總局:啟動準入制度
質檢總局將加大對食品過度包裝的查處力度。繼去年啟動了食品用塑料包裝的市場準入制度后,今年將全面啟動各種食品包裝產品的市場準入制度,嚴格審查,對不符合規(guī)定的食品及食品用包裝產品堅決不發(fā)放生產許可證。
工商總局:解決消費糾紛
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將嚴查利用過度包裝侵害消費者權益的行為。
認真受理和處理消費者關于過度包裝問題的申訴舉報,及時解決消費糾紛。
中消協(xié):判定“商業(yè)欺詐”
中國消費者協(xié)會明確提出,只要包裝體積明顯超過商品本身的10%和包裝費用明顯超出商品的30%,就可判定為“商業(yè)欺詐”。
共有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