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日葵视频在线下载_向日葵视频网站_向日葵小视频APP污_向日葵视频污污下载

您好,歡迎來到包裝印刷網(wǎng)!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資訊  > 標準法規(guī) > 行業(yè)標準

紙張的包裝和標志

2006/8/31 0:00:00 人評論

紙張的包裝和標志

 

GB/T 10342-1989

1 主題內(nèi)容與適用范圍

    本標準規(guī)定了供生產(chǎn)和使用部門選擇的紙張包裝和標志,并應在訂貨合同中注明,有特殊要求者可補入產(chǎn)品標準相應章節(jié)。

  本標準適用于以各種不同運輸方法運輸?shù)钠桨寮?、卷筒紙、盤紙的包裝和標志。

2 引用標準

 GB 191包裝儲運指示標志。

3 平板紙張的包裝

a.平板紙有下列六種包裝方法:

b.木夾板包裝;

c.木箱或紙箱包裝;

d.條形木夾板包裝;

e.框板包裝;

f.軟包裝;

g.對折互疊包裝。

3.1木夾板包裝
3.1.1  
采用木夾板包裝時,將紙包成小包,每小包張數(shù)可為500張、250張或125張。
   
小包因使用一層施膠度不大于30      ,定量不小于60    的包裝紙或定量不小于40   的牛皮紙包裝。包裝紙的兩端應折疊在紙包端部。
3.1.2
每件平板紙凈重不多于250kg或按訂貨合同規(guī)定。
3.1.3
外包裝
   
由小包組成的紙件必須使用不少于三層的80        包裝紙或四層80   牛皮紙包裝。
   
包裝紙的兩端應折疊在紙件的端部封牢。
   
在包裝高級印刷紙時,第二層包裝紙必須使用防潮紙或使用塑料薄膜防潮。
3.1.4
打件
 
紙件應置于兩塊木夾板之間,其間應墊上一層防潮紙或塑料薄膜及一層310    黃紙板,或其他代用品包裝。
  
木夾板應符合下列要求:
  
木夾板的厚度不小于12mm,板面木帶寬度不小于70mm,厚度不小于30mm或木帶寬度不小于80mm,厚度不小于24mm。
  
木夾板的長寬應比紙的尺寸大5-10mm;
  
木夾板的水分不超過20%;
  
木夾板表面平整,釘子不得突出在木夾板表面,板縫不得超過5mm,板面不應有直徑大于30mm的窟窿;
  
每塊木夾板上加一根木帶和數(shù)根橫木帶,橫木帶的數(shù)量根據(jù)紙張長度決定,長度1000mm以上用4根,1000mm以下用3根;
  
如果需要,可按定貨合同采用便于鏟車裝卸的相應措施。
 
打件使用鐵皮或不小于10號的鐵絲。鐵皮(鐵絲)必須捆在木帶中央不得偏斜,松緊應一致,用鐵絲時要避免鐵絲嵌入板內(nèi),使包裝松懈,鐵絲扭頭必須向外,紐扣長度不超過100mm,扭緊后,將扭頭彎成90°釘入木板條內(nèi)。用鐵皮時,鐵皮與板面拐角處應削一凹溝,使鐵皮嵌入,鐵皮的聯(lián)結(jié)處應用扣環(huán)或重疊加以固定。打件要結(jié)實,不得因稍受外力即發(fā)生包裝紙破裂及紙張扭斜現(xiàn)象。
3.2
木箱或紙箱包裝
3.2.1
根據(jù)本標準3.1.1的規(guī)定將紙包成小包。
 
在裝箱前,木箱或紙箱應先用一層防潮紙或塑料薄膜和一層定量為40-60g/m²的牛皮紙鋪上,按要求也可加一層310g/m²黃紙板。
 
紙張裝入箱后,突出箱面的包裝紙端部應折于紙件之上,然后在其上墊一張包裝紙,及一層防潮紙或塑料薄膜。
3.2.2
木箱將蓋壓平,用兩道鐵皮或尼龍編織帶扎緊。
3.2.3
木箱或紙箱的式樣和尺寸根據(jù)訂貨合同的規(guī)定。
3.3
條形木夾板包裝
3.3.1
根據(jù)本標準3.1.1的規(guī)定將紙包小包,然后進行紙件的外包裝。
3.3.2
包裝木板為板條所拼成,板條厚度不小于12mm,寬度不小于80mm,板面木帶厚度不小于24mm,寬度不小于80mm。條形木夾板拼合后,板條與板條之間的間隙約為80mm。
3.3.3
外包裝 根據(jù)本標準3.1.3規(guī)定。
3.3.4
打件 根據(jù)本標準3.1.4規(guī)定。
3.4
框板包裝
3.4.1
根據(jù)本標準3.1.1 的規(guī)定,將紙包成小包,然后進行紙件的外包裝。
3.4.2
框板為日字形的木框,框板應用厚15-20mm,寬度不小于80mm的板條制成。板條的水分不大于20%。橫條必須放置在離邊緣80-100mm距離,中間的一根橫條必須基本座于邊上兩條的中心。板條必須用釘子釘牢,釘子應彎折并埋進與木條一樣平。釘子的長度必須等于被釘件的厚度加6-11mm彎折長的和。
3.4.3
外包裝  根據(jù)本標準3.1.3規(guī)定。
3.4.4
打件  根據(jù)本標準3.1.4規(guī)定。
3.5
軟包裝
  
在市內(nèi)運輸或短距離的市外汽車運輸時,可采用軟包裝的方法包成紙件。
3.5.1
采用軟包裝的紙件,按本標準3.1.1將紙包成小包。紙件應用五層定量不小于60g/m²,施膠度不小于1mm的包裝紙或三層定量不小于80g/m²,施膠度不小于1.25mm的牛皮紙包裝。
3.5.2
印刷紙、書皮紙、書寫紙、制圖紙等包裝時應襯一層防潮紙或塑料薄膜。
3.5.3
包裝紙和防潮紙或塑料薄膜應折疊在紙件的兩端,然后用牢固的膠水或膠帶粘牢。
3.6
對折互疊包裝
 
對折互疊的包裝方法適用于包裝紙,根據(jù)需要其他紙種也可采用。
3.6.1
對折互疊包裝時,須將紙疊按其高度分成大約相等的兩部分。將上面的一部分移到紙張長度一半之處,將下面紙張露出的一半向上折疊,又將移向一邊的上面一半紙張折于其上。折好后,應用三張定量不小于60g/m²的包裝紙或兩張定量不小于80g/m²牛皮紙包裝。包裝紙的兩端折疊在紙包的表面上,然后順紙包的縱向用繩子捆一道,再沿橫向捆兩道。在紙包轉(zhuǎn)角處應襯上用紙板作成的紙條。
3.6.2
對折互疊包裝紙的毛重不應超過55kg。

4
卷筒紙張的卷紙、包裝
4.1
紙張應卷在干燥的、硬實的卷芯上。卷芯可以是紙質(zhì)的,也可是其他材質(zhì)的。卷芯長度應與卷寬相一致,允許偏差±2mm,內(nèi)徑為70-80mm。
 
如卷芯由硫酸鹽木漿紙成螺旋形的纏繞而成,其壁厚因個不小于5mm。
4.2
卷紙應緊密,全幅松緊一直,卷筒端面應平整、筆直。
4.3
卷紙時(自紙芯算起20mm以外),不許為了卷紙平整而卷入碎紙片。
4.4
卷芯的兩端應用木塞塞緊,木塞長60-80mm,帶有穿孔的孔眼,其直徑為10-20mm,木塞呈半截圓錐體。卷芯的水分不大于13%,木塞的水分不大于20%。木塞也可用聚乙烯或其他強度不亞于木材的材料制成。
 
卷筒紙重小于100kg時,可使用長度不小于25mm的木塞,其圓柱部分則不小于15mm。
4.5
卷筒應用數(shù)層牢固的,定量不小于120g/m²的包裝紙或定量不小于80g/m²牛皮紙進行包裝。包裝新聞紙、印刷紙、地圖紙、制圖紙等對應不少于四層,其他紙張可根據(jù)要求決定包裝的層數(shù)。所有各層包裝紙均在卷筒端面上折疊好。
 
在卷筒兩個端面上各墊上兩張圓形包裝紙,把包裝紙折好,然后在每端貼上1-2張圓形包裝紙,把端面封好,或喲內(nèi)個鐵皮、編織帶等在距卷筒端面20mm-30mm處進行捆扎包裝。每卷紙筒不得少于兩圈。

5
盤紙的包裝
5.1
盤紙應卷在能保持圓形的金屬環(huán),塑料環(huán)或紙環(huán)上。
 
盤紙芯環(huán)寬應與盤紙寬度相等,其偏差應不超過規(guī)定紙盤寬度的偏差。盤紙芯環(huán)的水分不大于10%
 
卷紙應緊密,盤紙的全長與全寬各部均應松緊一致。
 
盤紙的盤面應筆直、平整。不許用砂紙或浮石摩擦修整。
5.2
盤紙包裝方法
 
卷筒包裝法  盤紙直徑為200mm以上時采用;
 
軟包裝  盤紙直徑為不大于200mm時采用;
 
木箱包裝或紙箱包裝,專用于包裝特種盤紙。
5.2.1
卷筒包裝
 
每一包裝卷筒為20盤,或按訂貨合同規(guī)定,卷筒可按下列方法致意進行包裝。
5.2.1.1
兩半圓芯與圓形木板包裝
 
盤紙應緊密地套在沿縱向剖開的木芯上,盤紙?zhí)兹肽拘竞?,在木芯兩端打?SPAN lang=EN-US> 
將木芯抵緊。
 
木芯的水分不大于20%。
 
若不套木芯,則應按每4-5盤紙墊一層黃紙板,然后用質(zhì)地細致紙包上,再按要求熟練個組趁個紙件。
 
盤紙?zhí)子谀拘竞螅硗矁啥擞门c卷盤直徑相同的襯墊物(由二層黃紙板及一層防潮紙)墊上,用防潮紙或一層薄膜及總定量不少于700g/m²的包裝紙全卷包裝,并用草繩捆緊,卷筒兩端用圓形木板覆蓋,木板直徑應與卷筒捆草繩后直徑大致相同,以防草繩脫落,再用鐵絲扎緊,并用騎馬釘將鐵絲釘住,以防松懈。
5.2.1.2
圓形木芯與十字板包裝
 
盤紙?zhí)子谀拘竞?,應用?shù)層牢固的施膠度不小于1mm的包裝紙全卷包裝,包裝紙的總重量不小于700g/m²,包裝紙的端部應在卷筒的端面上折疊好。卷筒兩端用十字板條覆蓋。用釘子釘于木芯端部上,以作防護。十字木板的長度與盤紙直徑相等,應用鐵皮或鐵絲沿十字木板將卷筒捆緊。
5.2.2
軟包裝
 
用三層定量不小于100g/m²的包裝紙或80g/m²牛皮紙將數(shù)盤盤紙包成小包,每包內(nèi)盤紙的盤數(shù)取決于盤紙寬度。
 
小包兩端 應用與盤紙直徑相同的圓形包裝紙墊上,然后將包轉(zhuǎn)個紙的邊部在只盤端面上折疊好,再貼上一張相同的原形包裝紙。用細繩將小包縱橫捆緊,在轉(zhuǎn)角處細繩下面應襯數(shù)層包裝紙或折曲的紙板。
 
將數(shù)個小包疊成一件,用四層定量不小于100g/m²包裝紙或80g/m²牛皮紙包裝,將包裝紙在紙件端面上折好,用細繩將紙件縱橫捆緊,以使包裝牢固。
5.2.3
木箱包裝或紙箱包裝
 
裝箱前盤紙應按5.2.2 包成小包。
 
盤紙裝箱前應用防潮紙或塑料薄膜和包裝紙將箱墊好。
 
盤紙裝入箱后,小包與箱壁間之空隙應用碎紙或包裝紙塞緊,盤紙上部應覆蓋上數(shù)張包裝紙,箱蓋應用釘釘緊,但不得有損傷包裝紙及盤紙的現(xiàn)象。
 
盤紙裝箱也可采用瓦楞紙板箱。
 
木箱包裝的毛重應不超過120kg,瓦楞紙板箱包裝的毛重應不超過40kg。

6
標志
6.1
在紙件、紙箱、對折互疊的外包裝上貼上有標志的紙標簽,在包內(nèi)應放入合格證其內(nèi)容:
 
制造廠的名稱;
 
產(chǎn)品名稱及標準編號;
 
產(chǎn)品的定量(g/m²)和等級;
 
紙張尺寸、紙件凈重和毛重;
 
生產(chǎn)年、月、日;
 
產(chǎn)品編號。
 
在包裝木板上用橡皮戳印上或喲內(nèi)個漏字板以不掉色的顏色或油墨刷上。
 
制造廠名稱;
 
產(chǎn)品名稱、號碼或牌號、定量(g/m²)、和等級;
 
紙張尺寸、紙件凈重和毛重;
 
紙件編號、生產(chǎn)年、月、日;
 
標準編號。
6.2
卷筒紙的標志
6.2.1
在紙芯內(nèi)應放入合格證,其內(nèi)容包括: 
制造廠名稱;
 
產(chǎn)品名稱、牌號、定量(g/m²)等級;
 
盤紙寬度、編號;
 
卷筒凈重、生產(chǎn)日期;
 
標準編號;
 
檢查員姓名或代號。
 
在包裝好的卷筒兩端貼上圓形的標志,其內(nèi)容:
制造廠名稱、牌號、定量(g/m²)、等級;
 
表示卷紙方向的箭型;
 
標準編號;
 
生產(chǎn)日期。
在卷筒上貼上請勿用鉤的標記。
6.3
盤紙包裝的標志:
 
在包裝的紙件的端面上或木箱、紙箱的端面上貼上商標,或用漏字板以不掉色的顏色刷上標志,標志內(nèi)容包括:
 
制造廠名稱;
 
產(chǎn)品擰廠、號碼、牌號、盤紙等級;
 
盤紙寬度、小包數(shù)湖哦盤數(shù);
 
卷筒、紙件或木箱編號;
 
毛重和凈重;
 
標準編號;
 
生產(chǎn)日期  年、月、日。
另外貼上請勿用鉤、注意防潮等必要的標記。


附加說明:
本標準由中華人民共和國輕工業(yè)部提出。
本標準由輕工業(yè)部造紙工業(yè)科學研究所歸口。
本標準由輕工業(yè)部工業(yè)科學研究所起草。
本標準實施之日起,原輕工業(yè)部部標準QB45-60《紙張的包裝和標志》作廢。
本標準參照采用蘇聯(lián)標準TOCT——1641《紙張包裝和標志》。

相關資訊

  • 7項印刷領域國家標準發(fā)布

    國家質(zhì)檢總局和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聯(lián)合發(fā)布2017年第32號國家標準發(fā)布公告,其中批準發(fā)布印刷領域國家標準7項,包括基礎通用類標準2項,產(chǎn)品檢驗類標準5項。具體標準編號、名稱及實施時間如下: 1、GB/T 9851.9-2017《印刷技術術語第9部分:書刊印刷術語》,2018年7月1日…

    2018/7/9 12:32:36
  • 《快遞封裝用品》等291項國家標準發(fā)布

    國家質(zhì)檢總局、國家標準委在“質(zhì)量提升行動年”活動開局之際,批準發(fā)布了291項國家標準,涉及產(chǎn)品質(zhì)量提升、百姓消費安全、綠色可持續(xù)發(fā)展、防范金融風險、一帶一路建設等諸多方面。其中,新修訂發(fā)布的《快遞封裝用品》系列國家標準,倡導快遞包裝減量化、綠色化、可循環(huán),對原…

    2018/7/9 12:29:30
  • 這些造紙裝備入選新版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指導目錄

    為貫徹落實《中國制造2025》關于做強中國裝備的總體要求,不斷提高重大技術裝備創(chuàng)新水平,加快推進首臺(套)推廣應用,根據(jù)重大技術裝備的發(fā)展現(xiàn)狀,2018年1月26日,工業(yè)和信息化部以“工信部裝函[2018]47號”文發(fā)布《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推廣應用指導目錄(2017年版)》,…

    2018/7/9 12:25:50
  • 美國對中國塑料裝飾絲帶發(fā)起“雙反”調(diào)查

    美國商務部當天發(fā)表聲明說,上述調(diào)查是基于美國Berwickoffray公司去年12月提出的申訴發(fā)起的。該公司指控從中國進口的上述產(chǎn)品在美國市場的傾銷幅度為74.34%至370.04%,同時指控中國相關生產(chǎn)商和出口商接受了不公正的政府補貼。根據(jù)美國貿(mào)易救濟政策程序,美國國際貿(mào)易委員會…

    2018/7/9 12:19:27

共有 網(wǎng)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