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刮刀
刮刀的質量評價指標主要有硬度、厚度、彈性、刀口的平直度等。一般選用0.25mm厚的彈性較好的平直鋼帶作刮刀,其刃口應鋒利、光滑、平直,能與鋼版面緊密吻合,刮刀刀口不鋒利或缺損,就會造成刮墨不凈而粘附在圖文邊緣或產(chǎn)生刮刀墨痕,嚴重的印版被刮成一條條痕,刮刀應與印版成一定角度,避免刮墨刀下落巧入印版凹處,刮墨過多損及圖文,若發(fā)現(xiàn)刮刀與印版接觸不平,就要調節(jié)到緊密,刮刀的長度應大于圖案文字近鋼版相寬,在刮凈印版上非圖文部份油墨的前提下,刮刀的壓力越小為好,磨損損耗也就小了。
7、其它
瓶蓋是否有疵:瓶蓋若有脫模劑,需認真處理,可用洗版劑抹一遍。
8、預警與對策
①工藝條件的控制
機器的操作——應該熟悉主要工藝件的各階段工作狀態(tài)及其可依次選擇的作業(yè),小試中試正常后,原則上就只管承印面、按鍵及顯示燈了。
印版的安裝,刮刀的調整——印版固定墨盤中間,再調整承印品的夾具,使膠頭既對準印版圖文正中,又對準承印品的施印中心,即可完成印版安裝。
膠頭的調節(jié),控制機速——在移印作業(yè)時,膠頭的下落與抬起,某種程度上決定了油墨的轉移溫度,影響著圖文成形,是一個相當關鍵時刻。所以在膠頭、承印品、墨流等都調節(jié)到位的前提下,適當放慢機速有利于提高印品質量。
添加溶劑,控制墨流——根據(jù)承印量一次性配好油墨溶劑。一般選擇油墨:溶劑=1:2(冬春秋)—2.5(夏),即太熱或速干就用慢釋劑,太冷慢干就用快干劑。每間隔一定時間,依據(jù)承印品用墨量提前添加一定量的配好釋稀墨。
濕溫的控制——實質是盡量使油墨中的溶劑有一個相對穩(wěn)定的揮發(fā)速度,控制溫濕度的一個簡單辦法就是在有空調的車間里印刷。
②問題及處理建議
圖文變形失真——是由膠頭的負荷、硬度、表面的曲率半徑與圖文的粗細、大小、深淺及轉印間兩相對中心位置有偏差而造成的。多選擇幾種規(guī)格型號的膠頭,或用過去正常的鋼版,排除故障源,選定正確的工藝。
轉墨色淡露地——主要是油墨選擇與使用不當形成的,不要太稀或有濃色漿加入。
印跡邊緣糙糊——查一下刮刀是否不鋒利或有缺口,墨過稀,膠頭損傷,鋼版磨損等,更換之。
圖文針空氣泡——表面(膠頭、承印品等)油污、用料(墨膠頭)變質或不當,事先做細一般不會產(chǎn)生。
(作者/彭鳴剛)
摘自<中國包裝>
共有 網(wǎng)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