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化纏繞和包裝
在對San Lorenzo工廠進行的最近一次訪問中,PD的編輯有機會看到了各代縫線纏繞技術,從紙盤纏繞到幾乎完全自動化的Z3包裝過程。按照工廠的技術指導Delfin A. Lorenzo的說法,現(xiàn)在正準備逐步淘汰紙盤,用Z3托盤替代,該工廠纏繞操作的自動化程度略遜于大多數(shù)Z3托盤生產(chǎn)線。這些主要同雙臂碼一起使用來應付體積較小或兩頭帶針的縫線。最后實現(xiàn)從紙到塑料托盤轉換的將是那些體積太大無法和Z3匹配的針,如3英寸簾線跨度針。Cerwin介紹說,這些將會在未來幾年內用另一種托盤設計來解決。
目前,這些產(chǎn)品仍在使用折紙機,用8位纏繞方法進行人工纏繞。這需要操作員做許多腕部動作。操作員每班要休息兩次?!?BR>
纏繞后,填滿的紙盤就被包裝在Alcan 包裝公司
(www.alcanpackaging.com)供應的事先印好的撕開式箔薄板中。折紙機由人工使用ETHICON 產(chǎn)品公司設計的回轉臺熱封到箔袋中。箔外包裝上印有多種信息,如針尖大小、縫線尺寸、產(chǎn)品名稱和開啟說明,所有這些都是事先印好的,使用的是Mark Andy (www.comcointl.com) 或Perfecseal (www.perfecseal.com)提供的7色柔印機。然后,箔袋被裝到可剝離式熱定型包中。熱定型包使用了DuPont Tyvek2FS提供的底網(wǎng),和Perfecseal生產(chǎn)的透明聚烯烴薄膜制成的頂端網(wǎng)接封在一起。
小袋在一臺Multivac (www.multivac.com)卷筒機器上進行成型??偣灿?臺這樣各種型號的機器,ETHICON 產(chǎn)品公司就是用這些機器對薄膜而不是Tyvek(高密度聚乙烯合成紙)進行封口,Cerwin說是為了得到“始終如一的好包裝”。他說:“只要可能,就不使用撕開式箔袋,縫線被纏繞到由John Henry包裝集團西南公司(www.jhpackaging.com) 打印好的折紙上,然后放到Tyvek /箔袋中。”
在消毒前的最后一步,在線的Bell Mark(www.bell-mark.com)熱轉印機會在Tyvek /薄膜小袋上打印上條形碼、有效期和批號。
從完全的人工包裝作業(yè)前進到半自動化纏繞作業(yè)后,工廠有8個工作站,操作人員在此將縫線纏繞到Door RELAYò爸?,其?7個站用于Z1托盤的纏制。在這一過程中,操作人員用人工將針放到氣動繞線機上,由氣動繞線機將縫線纏到托盤上,然后關閉調整片。 然后,托盤會得到一個“蓋”,也就是事先打印好的沖模紙板標簽。標簽附在托盤的兩個結點上。蓋子在Mark Andy印刷機上打印,使用一種從Monadnock 造紙廠定制的紙板 (www.mpm.com)。
Door RELAYò昂蚙1產(chǎn)品的二級包裝為Amcor (www.amcor.com) 公司生產(chǎn)的預印可剝離式小箔袋(用于對環(huán)境敏感的或者可吸收的縫線)和Tyvek /薄膜小袋(用于不能吸收的產(chǎn)品)。為了生產(chǎn)箔包裝托盤,ETHICON 產(chǎn)品公司使用了從Harro H歠liger (www.hoefliger.de/)定做的填充/密封設備,而Multivac 設備用來在Tyvek /薄膜中包裝不能吸收的產(chǎn)品。
雖然用高密度聚乙烯制成的Z2設計只能用于公司PROLENEú荒芪盞牡ニ糠煜擼玓3卻是公司第一個“萬能的”托盤。該托盤在工程設計時就考慮了能容納最大范圍和各種厚度的縫合材料,達到了公司全球縫線量的90%。Delfin Lorenzo說:“Zipper 3最終將淘汰折紙、Door Relay、Zipper 1和Zipper 2托盤?!?
為了大幅度提高針在托盤中的放置準確度和Z2、Z3的縫線纏繞速度,ETHICON 產(chǎn)品公司和Harro H歠liger公司一起開發(fā)了一個專有機器。這一機器幾乎不需操作員,與人工纏繞縫線托盤相比,實際產(chǎn)量翻了一番,達到了每周6萬個托盤。第一臺機器于2002年7月投入生產(chǎn),今天,工廠在運行著9臺這樣的機器。
開始工作時,操作員將一組縫線托盤的訂單信息掃描到ETHICON 產(chǎn)品公司開發(fā)的基于PC的系統(tǒng)中。這些信息包括:這一批材料的長度、針號和縫線長度等。 這些信息自動傳遞到操作員指定的由西門子 (www.sea.siemens.com) PLC控制器上。同時,另一操作員充當為所有觸針繞線器運送材料的角色,在機器間“來回走動”,將360個托盤堆在一起,用Unimark的紙板套包裝后,根據(jù)需要送入機器中。在PD訪問之后,有一臺機器已經(jīng)裝備了新一代裝填技術,使用了一個圓盤傳送帶,可容納的托盤數(shù)量是以前的6倍,從而提高了設備的生產(chǎn)能力和效率。
纏繞加工開始時,操作員坐在機器前面,將各個針送進梭夾中,讓梭夾將針帶到機器的防護裝置后面,在此交給Mitsubishi (www.meau.com)生產(chǎn)的機械手,機械手負責將針撿起放到位。同時,托盤也送到了機器中,再運到有4個臺位的轉臺上,由轉臺將托盤供到位,然后,機械手在此位置將針放到針窩中。然后,托盤定位在纏繞頭的下面,精密觸針下降,抓起縫線并完成纏繞工序,具體的匝數(shù)取決于縫線的長度。
(待續(xù))
共有 網(wǎng)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