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數(shù)位相機的色彩管理 數(shù)位相機的管理一般就是用,GretagMacbeth、ColorChecker或GretagMacbeth DC或SG,SG比較注重在膚色上面的表現(xiàn)。但是數(shù)位相機要面對自然界的多光源,還有多重頻譜的影響,所以同色異譜比較嚴重,因為這些原因所以數(shù)位相機沒有辦法像掃描機一樣做的那么精準,這牽涉到當在不同的光源底下,它會拍出不同的顏色,所以說數(shù)位相機的ICC會因為光源的改變而變化。 七、Monitor的色彩管理 當要對螢幕做色彩管理的時候,必需要去注意以下這幾點,而以決定Monitor的Luminance、設定Monitor的白點、設定Monitor的階調復制曲線、設定Monitor的黑色最為重要 ◆清潔螢幕表面 ◆暖機30分鐘 ◆環(huán)境光源照度減弱 ◆決定Monitor的Luminance (foot-lamberts或 cd/m2) ◆設定Monitor的白點(Kevlvins) ◆設定Monitor的階調復制曲線(Gamma) ◆設定Monitor的黑色(foot-lamberts或cd/m2) 在做螢幕的打樣時,螢幕要的光亮是多少,而要的Luminance是多少,那以s RGB的規(guī)范是80 cd/m2,如80 cd/m2會比較暗一點,其實可以依所在的環(huán)境,試時的調高到85 cd/m2到95 cd/m2之間。如果是液晶螢幕的話,可能要調整的更亮。再來就是決定白點,其實就是色溫,還有Gamma的特性曲線。最后還有一個設定Moniter的黑色,黑色是在表現(xiàn)暗部的層次。在調色時黑色要調出有點亮黑,這樣才能夠在暗部的層次上面表現(xiàn)出來;但是如果要液晶螢幕上面去調黑是做不到的,因為液晶螢幕的光線燈管永遠是點亮的,所以如果要把黑色調淡一點更不可能,因為液晶螢幕不像CRT螢幕可以以光線的強弱代表色彩與亮度的強弱,所以兩者會比較不一樣。 ◆色彩管理的第一個C(Calibration校正) 當在做亮度(brightnee)與對比(contrast)的設定時,亮度的調整其實會調整到黑色,所以可以把黑調成微黑,就可以表現(xiàn)出黑的層次。如果在中間亮度也就 是50%的亮度的時候,調整對比時就是調整白色的強度,也就是白的亮度、強度可以調多少,所以在調整對比的時就可以把強度加強。量測80 cd/m2時其實就是在調對比,對比能不能調到需要的那個照度,情況差的話可能大概就要換螢幕。那要介紹一個校正的程式Spyder Pro校正方式,調整顯示器的增益控制使RGB三色相等,并且亮度要調整在85-95 cd/m2的范圍內,把誤差值調整到小于0.5以內及可完成。另外還會顯示出坐標,一般設定的就是6500的色溫,這邊就是它的坐標,所以它就是可以去量測RGB三色,再來就是RGB去做一個標準的分布,將RGB三色做成標準的白,我們要的是一個坐標軸。 ◆色彩管理的第二個C(Characterization特性化) 有調整對比(螢幕的白色)、調整亮度(螢幕的黑色)、設定Monitor種類:CRTorLCD、設定Gamma=2.2(PC, sRGB)、設定Gamma=1.8(MAC)、設定標準色溫6500k(sRGB)。當調整Gamma的復制曲線設定為PC所使用的2.2或是MAC使用的1.8,假設遵從RGB的標準,將MAC要調為2.2,可能會不太適用;因為APPLE當初要發(fā)展時是去校對黑白雷射印表機,所以復制曲線是用1.8,所以他也把螢幕也調成1.8,但現(xiàn)在黑白都已經用彩色雷射印表機了,所以建議在MAC上面的Gamma也是調整為2.2。經由以上的設定之后就可以把ICC產生了,Gamma的收斂就是說把RGB0到255階調,在Spyder分九個階調,把RGB的色彩曲線修正成為一個標準的灰,譬如說Gamma值2.2在每隔30的坐標去修正Gamma 的特性,要做一個Gamma的特性曲線,就是把螢幕在每一個RGB不同的點上面,把它修整成為一個Gamma的曲線出來,那修正之后就是RGB分別有三種不同的曲線,那就可以去產生一個ICC的Profile。 那在LCD方面,LCD沒有一個Gamma的特性,所以需要去模擬,為什么沒有Gamma的特性,因為它燈管永遠是點亮的,所以Gamma的特性是因為光線的強弱去求得的;所以必需去用液晶偏極去模擬出LCDD的Gamma色彩特性。所以當在做LCD的Gamma色彩特性時所花費的時間是比CRT來的長,原因就在CRT所量測的是九個灰階曲線,但是在LCD是去量測RGB三色各九個的曲線,所以在量測所得到的數(shù)據(jù)就會比較多一點。 ◆色彩管理的第三的C(Conversion色彩轉換) 色彩轉換是指色域不同的比較,那以Adobe1998的色域與Viewsonic G90f螢幕的色域來作比較的話,螢幕上其實沒有辦法完完全全的含蓋Adobe1998的色域。再來就是螢幕上的對色精準程度比印表機差,而且為發(fā)光體,在與實物對色時常因條件等色而誤差較大,所以螢幕需要多久校準一次,一般CRT的話,通常每星期校準一次,至少一個月校準一次;而LCD一般也是以每星期期校準一次,但因LCD做用染劑(dye來顯示色彩,比CRT的壽命更長,可以更久才校準一次。 八、Matchprint Virtual Proofing System 這是KPG所發(fā)展的一個非常精確Virtual Proofing System,可以把誤差做到△E1以內,當然必需要在一個標準的觀察環(huán)境去校對螢幕與印刷品,校對方式就是說,都是遵從ICC的一個標準,而且要在一個很嚴格的環(huán)境底下去做對色,最重要的是可以做到遠端螢幕、本地端螢幕、打樣或印刷品可以做到一致。Matchprint Virtual Proofing System還有去結合RealTime Proof,這個RealTime Proof是利用影像切割的技術,不受限于任何的檔案大小與類型,都可以馬上在最短的時間內可以看到所要的稿件,另外,還有做影像切割的技術,在做影像切割的技術時,可以知道使用者螢幕的解析度是多少,再丟一個螢幕的解析度回來,所以在網(wǎng)路傳輸?shù)脑?,它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就可以看得到,連縮小放大也可以馬上看到所要的結果,方便就是說遠端校稿的時候,直接在螢幕看到客戶要的色。那不只是提供這種技術,還有提供修改的技術,譬如說這個顏色看起來不精準跟實際物體差很遠,就可以跟馬上畫出不顏色不準確的位置進行修改,也就是說在客戶與印刷廠間可以直接在螢幕上做校稿的動作,所以印刷業(yè)要做到無國界,這個就是非常好用的一個系統(tǒng)軟體。 九、印表機的色彩管理 選擇好的印表機(色域較大)是成功的一半,一般的噴墨、雷射印表機均為RGB的色彩模式,所以目的的ICC Profile是RGB的色域空間。RIP(光柵處理器)所控制的印表機大多為CMYK模式,所以目的的ICC Profile是CMYK的色域空間。 (一)色彩管理理第一的C(Calibration校正) 首先就是要選對做用的噴墨紙張品質是否良好,還有就是噴頭的清潔狀況、垂直與水平的校準,灰階的平衡和解析度。在這些前題都完成好之后,就是要把每一個的階調都校準,每一個層次上面都要分明,譬如說印表機印出四色的導表用光譜儀去量測,一邊計算然后再去修正,所以我們要的50就是50,這是RIP要的特殊的功能;但是如果說要直接列印的時候,不透過RIP的話,它就沒有辦法去做校正(Calibration)、灰階平衡(Base Linearization)的動作。 (二)色彩管理第二個C(Characterization特性化) 意思是說去量測印表機印出來在紙張上的色彩空間,然后將顏色透過儀器讀取進來,雖然不同的儀器有不同的導表,色塊數(shù)也會因為儀器的分布不同而有不同的排列但是最后的結果會是一樣的。而設備特性檔(Profile)定義了印表機的色域空間,如列印導表(TC918 RGB,918個色塊)。其實特性化大概就是指,印表機印出一個導表利用光譜儀讀取,再將色彩計算出一個空間放進RIP里面解釋,就可以知道預測能印出什么顏色。使用色彩管理軟體(ProfileMaker),產生一個ICC Profile,根據(jù)參考數(shù)據(jù)與量測出來的數(shù)據(jù)做對照,計算出一個ICC Profile。 (三)色彩管理第三個C(Conversion色彩轉換) 在做色域轉換時,每個軟體要設定正確的來源(輸入)ICC Profile,如數(shù)位相機、掃描器、印表機(RGB、CMYK)、sRGB、顯示器。目的(輸出) ICC Profile,如印表機(RGB、CMYK)、顯示器。色域轉換的模式(Rendering Intents):絕對色度的(Absolute Colorimetric)、相對色度的(Relative Colorimetric)、知覺性的(Preceptual)、彩度性的(Saturation)。 來源、目的與色域轉換,這都經過壓縮的方式,只要壓縮的話一定會遺失掉一些色彩,那如何做到完美的壓縮,現(xiàn)在有另外一種新的方式,就是回歸到最原始的狀態(tài),就是去做色彩的對應表。一般來說ICC提供的色域轉換就是這四個功能,絕對色度、相對色度、知覺性、彩度性。色域轉換就是將螢幕的ICC Profile,印表機的ICC Profile,透過色域轉換的動作,就可以看到一致的結果,這就是RIP要去做色彩管理的工作。印表機印導表有兩種方式,一種是印 IT8或更精準的就使用ECI2002導表,印刷機也是印出相同的導表,再去量測,量完以后放到RIP里來作色彩轉換。
相關資訊
-
近日,意大利全國性報紙《福利奧日報》稱其出版發(fā)行了全球首份、完全由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撰寫的報紙。 人工智能生成的報紙,以紙質插頁的形式,夾在同一天發(fā)售的主報當中。在報頭上標有人工智能AI字樣。報紙文章的標題、摘要、內容等均由人工智能生成。報社工作人員…
2025/3/27 8:04:12
共有 網(wǎng)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