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文是由凸起的點子組成的拼音文字。盲人用手觸摸點子的位置,以此識讀文字。因此,盲文書籍是利用特殊的方法印刷的。
盲文書籍的印刷工藝為:
編輯→排版→打樣→校對→改變→制版→印刷→裝訂
一、編輯
按照盲文書藉的制版、印刷要求,編輯人員進行版面設計。
二、排版
用盲文計算機排版系統(tǒng),進行盲文的錄入、排版并存入磁盤。
三、打樣
將磁盤中的文字信息輸入特制的盲文打樣機,打出校樣。
四、校對
明眼人口讀,盲人校對人員邊聽邊用手觸模校樣,并標注出錯誤的文字或部位。
五、改版
排版人員根據校樣的標注,對存儲在計算機中的文字版面進行修改。反復多次,直到校改無誤為止。
六、制版
將磁盤中的排版信息,輸入盲文打版機。打版機上安裝有雙層鐵皮,機器啟動后,按照盲文點子的位置,在鐵皮上沖壓出凹凸的點子,制成盲文印版。
七、印刷
將雙層凹凸的鐵皮印版,分別固定在圓壓圓印刷機的兩個滾筒上,對準規(guī)矩,安裝好卷筒紙版,機器啟動后,紙板從印版中穿過,經滾筒加壓,紙板上便形成隆起的盲文圓點。
八、裝訂
印刷好的盲文書頁,經手工配頁、鎖線訂、粘糊書皮,便成為供盲人閱讀的書籍了。
盲文書籍,也可以采用制版照相和絲網印刷相結合的方法,用微球發(fā)泡油墨印刷。
微球發(fā)泡油墨的主要成分是直徑為5~80μm的球體,中間充有低沸點溶劑。球體受熱后,低沸點溶劑汽化,微球體積將增大5~30倍。
用絲網印刷的盲文,經低溫干燥后,再經130℃烘道加熱油墨中的微球膨脹,有墨跡的部位便形成凸起的盲文點子。
來源:《印刷概論》 作者:馮瑞乾
共有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