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隨著生活水準的提高,國人的消費習慣已漸漸
趨向精致化及高品質化的路線再加上對印刷需求量較高的產業(yè)外移至大陸,國
內印刷市場呈現(xiàn)僧多粥少的情況下,傳統(tǒng)印刷方式已較無法符合要求,以UV印刷的相關方式,例如柔版、凹版等,于這些年在平版
印刷業(yè)界重新引起相當大的話題,因為在平版印刷業(yè)者在過度投資之下,引起價格上相當大的
競爭,甚至到了低于成本的地步,因此很多廠商積極尋求轉型或投入
其他印刷方式。
對傳統(tǒng)張頁式印刷業(yè)來說,轉型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雖
然一樣有油墨及被印材,但其中的奧妙卻說明了隔行如隔
山的道理。
UV印刷最常用在包裝產業(yè)上,包裝除具有保護產品的作用 外,還能提高產品的附加價值,達到促銷和傳達商品 資訊的作用。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現(xiàn)代生活節(jié)奏日益加快,包裝在各行 業(yè)中的作用將越來越重要。當今社會已發(fā)展到凡商品必然要包裝,凡包裝必然 要印刷的程度。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fā)展,人們的消費觀念發(fā)生了劇烈變化, 人們在注重商品質量、性能、價格的同時,也越來越注重商品的包裝。人們對 商品的需求,已從過去單一實用的觀念逐漸向美觀、實用、具有超前意識的新 觀念轉變;激烈的市場競爭,也要求產品在市場上必須有很強的視覺沖擊力。
二.UV油墨的發(fā)展歷史背景
在以往只有單色或兩色印刷時,干燥性及時間仍不 那么重要,但在1955年后,四色印刷機的突出及印刷速度不斷的提升下, 對在印刷時所造成的背印、沾粘及后加工的等待時間等問題,干燥性也就突顯 出來。
在1960年時,由于環(huán)保保護的要求,生產力提高的要求下, 以其他干燥方式的油墨便不斷的產生,干燥方式分別有UV、EB、紅外線等 ,而其中紫外線干燥方式成為最佳的選擇。
UV專利的取得在1964 年時,而真正實用確是在1969年,但由于瞭解不深,以致于在使用上、印 刷適性及后加工部份仍較難控制,以致故障頻傳。
在1980年代后期 ,對相關檢測技術漸漸要求下,各油墨廠也 積極研發(fā)較好的檢測方式,也因有好的檢測方式的產生,UV油墨的品質也因 此有更好的提升,相關后加工的性質也因此漸漸得到了改善。
在199 0年代開始,UV油墨的發(fā)展朝向高墨膜厚度發(fā)展,但因技術的關系,一直無 法克服,藉由配方不斷的改進,UV油墨的印刷適性才超越傳統(tǒng)氧化型油墨。
在2000年,UV油墨由于有較高的腐蝕性,因此墨滾及相關印刷器 具都須有較好的耐腐蝕功能,而由于油墨廠的努力,傳統(tǒng)印刷機也可在不更動 相關墨輥的情況下,只要加裝紫外線燈具即可進行U V印刷的夢想已被實現(xiàn),Hy-Brite油墨則是在短時間踏入UV印刷最 好的選擇。Hy-Bryte是UV油墨的一種,但在使用上與其它一般油墨 無太大差異。可以用一般的洗劑來清潔,不需要搭配專用的墨輥、橡皮布、印 版等等。因為它本身有寬廣的給水幅度得到較清晰的網點,且不會在墨槽內產 生氧化結皮現(xiàn)象,在UV印刷機上穩(wěn)定性非常高,且不含易揮發(fā)的溶劑。從下[表1]可以清楚的比 較出傳統(tǒng)油墨、UV油墨以及Hy-Bryte的差異。
表1 傳統(tǒng)油墨、UV油墨以及Hy-Bryte的差異
除上述比 較表外,針對油墨的抗分裂力,有[表2]的說明
|
黃 |
洋紅 |
青 |
黑 |
H type |
8.0 |
9.0 |
9.5 |
9.5 |
N type |
7.0 |
8.
0 |
8.5 |
8.5 |
S type |
6.5 |
7.0 |
8.0 |
9.0 |
L
type |
6.0 |
7.0 |
7.0 |
7.0 |
UV Ink N type |
10.0 |
11.0 |
11.5 |
13.0 |
表2 Hy-bry te之抗分裂力值(400rpm,32℃.)
以UV墨而言,Hy-Bryte有非常 好的乳化特性,可設定的較低黏著值,低黏著值油墨在轉移性、著墨性與作業(yè) 性方面的表現(xiàn)都較高黏著值油墨佳,如此可充分表現(xiàn)相當于使用油性墨的感覺 。
在[表3]的部份,則針對三種不同油墨(傳統(tǒng)油墨、UV油 墨以及Hy-Bryte)對于環(huán)境的影響進行介紹。
表3 傳統(tǒng)油墨、UV 油墨以及Hy -Bryt e 對于環(huán)境的影響
?。吼? 著性的油墨可能含有monomer with high skin ir ritation(PII).
使用Hy-Br yte油墨的優(yōu)點
1.Hy-Bryte油墨與一般UV油墨相較有極 易處理、極佳的印刷適性而且能夠改善印制的效率,開機時可檢查UV情形以 瞭解Hy-Bryte是否適用。
2.從一般油墨與上光系統(tǒng)改為使用 Hy-Bryte系統(tǒng)時,可以發(fā)現(xiàn)它具有高光澤的特性而且在進行到下一個 制程時不需要等待。雖然油墨方面的花費會增加,但是使用Hy-Bryte 油墨不會結皮,能減少停機清洗墨輥的次數(shù),就提升整體印制效率與品質方面 來看,還是非常劃算的選擇。Hy-Bryte可印鉛、金屬紙等非吸收性材 料。
3.Hy-Bryte油墨的使用與一般油墨無異。雖然其成本稍 貴但不需要使用特殊的版或是洗劑。
4.只要廠商確定印刷機材有安裝 UV設備及燈管即可。Hy-Bryte油墨的色彩 控制及儲水窗口比起一般油墨容易,也可以使用一般印刷機洗墨溶劑,請在使 用前參考下列事項及檢查現(xiàn)行印刷條件。
使用Hy-Bryte油墨的 注意事項:
1.勿與其它油墨混用。由于Hy-Bryte油墨是使用 特殊的樹脂所制造而成,因此并不能與其它的一般油墨或UV油墨混合使用。
2.使用Hy-Bryte專用的光油。當使用UVOP光時,以Hy -Bryte油墨配合UV墨輥上光或水性光油時必須要檢查光的強度不會導 致亮度與黏著度減少。
3.使用一般洗劑清洗的建議。當使用一般洗劑 時,必須拿掉濕潤輥。如果想要徹底清除殘留在墨輥上的顏色,建議用手或一 般UV洗劑擦拭即可。至于清洗橡皮布,使用一般洗劑自動清潔即可。
4.使用一般PS版。當水槽液或酒精的濃度太高,則PS版的影像會遭到破 壞,且版材在長時間UV光線的曝曬之下也會容易遭到破壞。因此除了100 00刷以下的短版印刷,最好采用UV專用版或烤過的印版。
圖1 電磁譜示意圖
三.UV光源的探討
一般而 言,使用UV油墨來印刷的就泛稱UV印刷,UV印刷的主要原理在于紫外線 輻射,而輻射線是電磁波的一種型式,不同的輻射能量,則由不同的波長來區(qū) 分,不同能量的波長組成電磁譜(Electromagnetic spe ctrum),依據波長的長短排列共分為下列幾種(由短至長):宇宙線、 咖碼射線、x-ray、紫外線、可見光譜、紅外線、微波及無線電波等。
如同前言所提到的,電磁譜依波長的長短排列分為(由短至長):宇宙線 、咖瑪線、x-ray、紫外線、可見光譜、紅外線、微波及無線電波等,而 其中紫外線則由國際照明委員會進行定義,依據波長的長短排 列又可分為三種,分別為:
?。ㄒ唬︰VA:
即波長在315~4 00mm之電磁光譜范圍內的紫外線,是一個最無害的與最普通的紫外線,因 為它有最小的能量,叉稱為BlackLight,即近紫外線,通常使用在 相對無害的和使螢光物質發(fā)出紫外光,而由于又被稱為光化學線,代表在UV 油墨使用時能產生最大聚合硬化效率的能量輸出,而此點則通常被用在量測U V光源是否已經衰減,此點為量測的重要參考點。
?。ǘ︰VB:
即波長在280~315mm之電磁光譜范圍內的紫外線,是最典型的破壞 性紫外線。因為它有足夠能量損害生物組織,他會引起皮膚癌,而由于最近臭 氧層被破壞,減短曝曬日光的時間,是非常重要的。此波長在UV印墨中并未 產生有效的作用,也因此除非有特殊的需要,一般運用于UV印刷之UV燈管 在此區(qū)的能量分布是較不被重視的。
?。ㄈ︰VC:
即波長在1 00~280mm之電磁光譜范圍內的紫外線,短波長UVC幾乎完全地被吸 收在空氣中。在UV印刷的用途上,其具有使墨膜表面加強硬化的效果,近年 來,有使用氮氣吹拂印刷物表面而進行UV印刷的方法,其目的是使UVC產 生臭氧的機會減少,而使UVC中的輻射能量能完全運用于聚合硬化Curi ng干燥之上,此種方法雖較耗費成本,但卻將聚合硬化干燥的效率提升到最 佳的境界。
四.UV油墨的介紹
而UV油墨則是利用一定波長的紫外線輻射,通過瞬間的光化學反應聚 合固化(Ultra-violet Curing)而成,其硬化的速度可 以由光起始劑的種類、使用量、紫外線燈的燈管強弱、干燥時的速度與紫外線 燈的燈管數(shù)來調整。正因為受到紫外線輻射,UV油墨有著快速連線干燥的特 性,而此種UV特性使它可以印在非紙類上,如塑膠類的PVC(Polyv inyl chloride)、PET(Polyethylene te rephtalate)、合成紙……等等,且因為它可以快速連線干燥使得 再加工或翻面再印皆可不需等待,因此干燥時可不需噴粉外,即使印在紙上也 有更高的光澤度及耐摩擦力。
而有關UV印刷的優(yōu)缺點如[表4]
表4 UV印刷的優(yōu)缺點比較
共有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