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何宇度《益都談資》載:蜀箋古已有名,至唐而后盛,至薛濤而后精。箋之名不一,有玉版,曰表光,曰貢余,曰經屑,或布紋或經绔紋、或人物花木、蟲魚、鼎彝文。唐韓浦詩云:“十樣房箋出益州,寄來新自澆浪頭”,則又信多于濤制。明文震享《長物志》載:唐人有硬黃紙,以黃案染成,取其防蠢.蜀妓薛濤為紙,名十色箋,又名員箋。《蜀志》載:薛濤箋短可書四韻。又;元租寄薛云:“富卜花發(fā)五云高”今世所重。明胡震亨《唐音癸簽》載:詩箋始薛濤,濤好制小詩,惜紙幅長剩,命匠狹小之,時謂便,因行用。其箋染演作十種色,故詩家有十樣彎箋之語。其他有關記載尚多,不—一列舉了?! ∪⒀{的產生背景和余件 1.薛濤箋產生的時代背景 中唐時期,四川的造紙業(yè)已相當發(fā)達,唐朝的強盛,促進了文化大發(fā)展,特別是書法、繪畫、詩敗、音樂等藝術領域,進人一個空前發(fā)展的時代。文化事業(yè)的發(fā)展,對紙的需求量愈來愈大,對紙的質量要求也愈來愈高。當時紙的產量和質量都遠遠滿足不了要求,雖已有檀皮紙但質量很差,要打給才能使用。紙張漫無規(guī)格,長短寬窄不一。紙的著色也報單調,雖有一些雜色箋紙流行,色澤都較俗陋,紙的加工亦以黃色為主,仍沿用晉代葛洪用黃柏樹皮出汁浸染的方法。唐人很迷信,一般忌用白紙,硬黃紙使用較普遍。如竇鞏(送元稹西歸詩)有云:“南州風土出龍江,黃紙初飛敕字來”,這說明官署也使用這類黃紙?! ∷拇颂旄畤?,當時成都前稱南京,為西南政治經濟中心。人文勞蘋,文化十分發(fā)達,對各種用紙都十分考究,因而直接、間接地促進了紙的更大發(fā)展和箋紙質量的提高。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薛濤箋應運而生?! ?.薛濤淺產生的環(huán)境 簿訪結的產生與發(fā)展不是偶發(fā)的,除了時代背景促進以外,還具特有的自然環(huán)境和特有的條件: 從自然環(huán)境看,成都在唐以前便是產紙地區(qū),到了中唐成為重要的產地。成都的造紙中心,歷來均在澆花溪一帶。澆花溪何以成為成都的造紙中心?這也不是偶然的,這是由于浣花溪的水質有利于造紙制箋。且當時烷花溪一帶周回地區(qū)盛產竹、麻、椿、桑、本芙蓉等植物,取材方便.浣花溪通錦江交通運輸便利,據(jù)《東坡志林》動:浣花溪水清滑異常,以漚麻褚作原料,潔白可愛。數(shù)十里外便不堪造,蜀紙之光滑、緊白,正受水性而然,故造紙者多沿是溪?!读阂嬗洝吩疲轰交ㄏ硕嘣觳使{?!妒窆{譜》載;……錦江水田錦益鮮明,故謂之錦江,以浣花溪水造紙故佳,因水之宜矣。據(jù)此可知,浣花溪之所以成為造紙制箋中心,是由于澆花溪水宜于造紙.其水當有其特殊處,澆花溪水所以清渭異常,系因其溪水含鐵、標及細菌,懸浮物極少,水的硬度也不大,水質較高,因而能造出潔白光滑的紙張。因水質好,凡紙所取之色皆不變而益光艷,故最宜制箋?! ?.薛濤箋產生的條件 《薛對小傳》云:濤,僑止百花潭,躬撰深紅小箋,裁箋供吟,應酬賢杰,時謂之薛濤箋?!兑娑颊勎础吩疲憾派僮?、薛濤,皆買居潭地(百花潭)。讀《唐才子傳》云:薛濤居澆花里,種菖卜滿門?!斗捷泟儆[》云:元和初,蜀妓薛濤洪度以紙為業(yè),制十色小箋,名薛濤箋,亦名蜀箋。據(jù)以上諸說,可證薛濤確是僑居百花潭側,以紙為業(yè),所謂僑止百花潭,說明她當時在成都是城鄉(xiāng)兩居:城內居于碧雞坊(現(xiàn)成都市金馬街一帶),百花潭則是她造紙制淺的地方。其從事制箋的時間,據(jù)晚唐李匡義,北宋李石、祝移等,均言薛濤制箋是在元和中,這是符合史實的。元和初,正是薛濤被罰赴邊歸來不久。她遭此打擊,或由此厭惡官場,乃在百花潭買下住宅,雇工匠辦起家庭造紙小作坊,決心從事造紙制箋。這是完全可能的。(未完待續(xù))
相關資訊
-
對于印刷油墨,我們也有自己的認識: 【要點1】ISO 12647 平版四色油墨標準… 【要點2】油墨一般特性檢驗與指標… 1. 廠牌/ 型號/ 顏色 2. 生產日期/ 存儲期 3. 保質期限 4. 包裝外觀 5. 重量 ( 扣除鐵罐重量) 6. 破損/ 變形 …
2025/4/30 7:38:29
-
隨著瓦楞紙品包裝行業(yè)技術的不斷進步發(fā)展,越來越多的客戶對瓦楞紙箱的印刷效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從最開始簡單的一色、二色、三色,發(fā)展到應用廣泛的四色、五色等疊印套色,再到目前的六色、七色、甚至八色的高清水墨彩印技術。針對這些印刷色組的增多,除了美化了紙箱包…
2025/4/28 7:52:21
-
一般的燃油濾清器采用星形濾紙折疊結構,在這類燃油濾清器內部,折疊的濾紙和塑料或金屬濾清器的兩端連接,污油進入后,由濾清器外壁經過層層濾紙過濾后到達中心,潔凈的燃油流出。這種濾紙一般采用瓦楞型燃油濾紙?! 「叨说陌l(fā)動機則采用高精度濾紙,螺旋式燃油過濾器…
2025/4/24 8:06:11
-
2016年“3?15”質檢活動首次提出了解決開膠散頁問題的“一提高”要求。針對出版物質量管理的“痛點”:開膠散頁問題,總局發(fā)揮了協(xié)作優(yōu)勢,組織專項攻關,進行了原因分析,編寫了解決方案,效果顯著。 據(jù)抽查結果顯示,不合格品中“開膠散頁”問題大幅下降,比上一年…
2025/4/24 8:05:09
共有 網(wǎng)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