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在2004年11月出版的《印刷技術一包裝裝潢印刷》上發(fā)表了《噴粉工藝的替代產品—復合型膠印油墨添加劑》后,受到業(yè)界讀者廣泛關注,甚感欣慰。一方面,該產品在全國各地的實際應用中,在替代噴粉工藝上取得了一些成效,并在全程印刷工藝和整體(全面)印刷質量以及印后工藝上,達到了讓用戶比較滿意的效果。而另一方面,根據反饋的信息,在油墨堆積橡皮布方面有時還會出現一些問題,本人就該問題特歸納整理,并解答如下。問題反饋(1)印刷到4000張左右時,開始出現堆墨現象,但機器的傳墨系統(tǒng)和印版均未發(fā)生異?,F象。(2)印刷到5000張以上,發(fā)生堆墨,其他方面正常。(3)印刷9000張時,一切正常,沒有堆墨現象。 針對以上用戶反饋的使用情況,各地區(qū)的印刷廠從印刷品的數量(長版活、短版活)上對該產品提出了自己的意見,主要有以下幾點:(1)經常承印3000~4000張短版活的企業(yè),對該產品非常滿意。(2)經常印刷長版活的企業(yè),對該產品有兩種看法:一是能夠持續(xù)印刷9000張左右的感到滿意;二是連續(xù)印刷5000張左右的雖然可以接受,但仍想再提高持續(xù)印刷量。(3)比較注意設備維護與保養(yǎng)的企業(yè),由于該產品為他們解決了一個設備維護方面的難題,表示十分滿意。(4)期望在此基礎上,將該產品改進得更加完善。原因分析 造成堆墨的原因主要有原輔材料、環(huán)境條件等因素。堆墨現象有一定的規(guī)律,在發(fā)生問題時,如果認真地觀察其發(fā)展趨向、變化進展情況、涉及的地點和印刷品質量受損的程度,就可以透過現象分別判定出以下結論。1.順時針方向的堆墨 堆墨輥、堆印版、堆橡皮布,從上到下的堆墨,可稱為“三堆”現象。其主要由兩個單項物理性質引起,一是油墨本身干燥過快或加了過多的燥油(尤其是紅燥油),這不僅會造成油墨結皮,而且也會引發(fā)油墨質地變粗;二是油墨中的顏料顆粒較粗、質地較重等。2.逆時針方向的堆墨 “三堆”現象開始于橡皮布的堆墨現象,主要是由兩種物質的性能互相關聯引起的,一是紙張的表面強度,二是油墨的黏度和黏性。當然,如果油墨在印刷機上黏性增值較大,那么另當別論。在發(fā)生這一問題的過程中,紙張的表面強度與油墨較大的黏度、黏性相比,起決定性因素的是紙張的表面強度?! ∫蛴湍榛鸬亩涯紫仁苡绊懙氖怯“婧椭伾系挠湍?,而后向兩個方向發(fā)展,上到墨斗中,下至橡皮布上并隨即轉印到紙張上。油墨乳化程度輕微則無礙,重者將會產生下堆橡皮布、上堆墨輥現象,如果油墨乳化過于嚴重將會破壞墨體結構,導致無法印刷。然而,容易被人們忽視的是既不輕微又不算嚴重的漸進式油墨乳化現象。開始沒有明顯的變化跡象,待水分含量逐漸變大并積蓄到一定程度時,就會使油墨一點一點地積聚在橡皮布上。與此同時再由著墨輥逐漸傳遞到傳墨系統(tǒng),其現象是墨輥上的墨層緩慢增厚,但是還不至于達到影響油墨傳遞和轉移的程度。此時,若不注意調整水墨平衡,對其產生的根源作出誤判,措施不當,就容易發(fā)生意外?! £P于免噴粉油墨添加劑導致油墨堆積橡皮布的問題,有待反饋信息和相關資料比較全面后,再經過論證以得出恰當結論,根據實際情況實施產品功能改進?!牲c建議(1)清除附著在印刷機各部件上的殘留粉塵。如果使用免噴粉油墨添加劑,更應該徹底清除。(2)定期更換潤版液,同時徹底清除水箱下面的沉淀物,洗刷箱體。在印刷過程中逆向發(fā)展不僅是“三堆”現象中獨有的,潤版液也有此現象,只不過還沒有引起人們的注意。遇到問題時,可用以下方法檢測潤版液:①待水箱內的潤版液靜置4小時后,水箱內的潤版液會分為上、中、下三層。②把水箱中的潤版液攪渾,取出150ml倒進容量為200ml的玻璃杯內,靜置4小時后,先將上、中層的水倒出(注意不要攪動底部的沉淀物),慢慢再倒出下部的水,把留在底部的沉淀物取出放在玻璃片上攤開,晾八成干后,用顯微鏡觀察。如果沒有顯微鏡,也可用30倍的放大鏡細心觀察,就能發(fā)現其中的原因。油墨問題 冬季溫度低是油墨變稠的外部因素。在溫度影響下,油墨(原墨)發(fā)生稀稠變化是一種物理現象,但變化的是形態(tài),而不是本質(油墨的基本性能)?! ∮湍?,黏度也大,但最好不要用稀釋劑或調墨油調整其黏稠度。因為當用戶需要調配墨性時,油墨廠家產出的原墨所能容納的各種助劑的總量是有限度的,超出極限量,即使可以使用,也減弱了油墨的基本性能,影響印刷質量。另外,油墨的黏度和稠度有關系,這里是指其性質而不是指其現象。而實踐中常有這種情形,油墨稠度大,但黏度小,其流動度仍然較大,所以說,稠度大的油墨不一定黏度大,黏度大的油墨也不一定稠度大?! ∮蓽囟纫鸬挠湍兂憩F象,可以用以下辦法解決:(1)將原墨放在暖氣片上或暖氣旁邊,使其緩慢升溫逐漸恢復到原狀。(2)急用時可使用開水進行外部加溫,具體方法是把開水倒入盆內,再將原桶(盒)墨放在水中,但要防止水蒸氣浸入,待水溫降到27℃左右時取出,開蓋攪拌均勻即可使用。印刷車間的溫度以保持在27℃左右為宜。 在正常溫度下油墨也有稠厚現象,因為油墨的稠度在一定程度上綜合反映了油墨的流變特性。如果不是由于外部因素引起的變稠現象,可歸納為以下兩種原因:一是由原墨內在結構中的強觸變性引起的,但經攪拌恢復原狀后,仍可使用;二是過期油墨或因存儲不當而產生的變質油墨,不能使用。來源:《印刷技術》2005.2
相關資訊
-
對于印刷油墨,我們也有自己的認識: 【要點1】ISO 12647 平版四色油墨標準… 【要點2】油墨一般特性檢驗與指標… 1. 廠牌/ 型號/ 顏色 2. 生產日期/ 存儲期 3. 保質期限 4. 包裝外觀 5. 重量 ( 扣除鐵罐重量) 6. 破損/ 變形 …
2025/4/30 7:38:29
-
隨著瓦楞紙品包裝行業(yè)技術的不斷進步發(fā)展,越來越多的客戶對瓦楞紙箱的印刷效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從最開始簡單的一色、二色、三色,發(fā)展到應用廣泛的四色、五色等疊印套色,再到目前的六色、七色、甚至八色的高清水墨彩印技術。針對這些印刷色組的增多,除了美化了紙箱包…
2025/4/28 7:52:21
-
一般的燃油濾清器采用星形濾紙折疊結構,在這類燃油濾清器內部,折疊的濾紙和塑料或金屬濾清器的兩端連接,污油進入后,由濾清器外壁經過層層濾紙過濾后到達中心,潔凈的燃油流出。這種濾紙一般采用瓦楞型燃油濾紙。 更高端的發(fā)動機則采用高精度濾紙,螺旋式燃油過濾器…
2025/4/24 8:06:11
-
2016年“3?15”質檢活動首次提出了解決開膠散頁問題的“一提高”要求。針對出版物質量管理的“痛點”:開膠散頁問題,總局發(fā)揮了協(xié)作優(yōu)勢,組織專項攻關,進行了原因分析,編寫了解決方案,效果顯著?! 椴榻Y果顯示,不合格品中“開膠散頁”問題大幅下降,比上一年…
2025/4/24 8:05:09
共有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