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工藝過程
(1)擺書
對待印文稿內的字數(shù)進行統(tǒng)計,確定每個字需用多少個,分類統(tǒng)計后另抄在一張紙上,按抄件從字柜中將需要的字取出放在類盤中,然后按照文稿的順序及其文義,將類盤中的木活字擺放在槽版內,每排滿一行放入一根夾木條,在大小字混排及有空檔時,放入不同厚度的夾條及頂木等,一塊槽版擺滿后,隨手在一張小方紙上寫下某書某卷某頁粘貼在槽版上,以便查找核對。
擺書
(2)墊版
木活字雖經多次平準,但吸濕后則往往伸縮不一,以至排好的版面高低不平。對低陷于版面的木子,可先將該字取出,其下墊上相應厚度的紙,自然就能平整。
(3)校對
每塊活字版墊平之后,立即印刷一張草樣進行校對,如發(fā)現(xiàn)錯字及需要移動的部分,立即進行抽換,然后再刷一張清樣進行校對,如清晰而無謬誤,就可以正式印刷,換出的字應及時放入字柜中貯藏。
(4)印刷
武英殿書籍的印刷是由兩次套印完成的,因此必然采用了特制的印刷臺,并須將印刷用紙與印版進行固定。
(5)歸類
每塊印版印完之后,應立即將印版內的木字取出按木字的分部、偏旁、筆畫等放回類盤,再從類盤放回字柜的抽屜中。無論取字或是歸字都必須按照分類分別排放,保持清晰而不至于錯放。
印刷
逐日輪轉辦法
由于刊印的書籍種類不一,所用的字也各有所重。雖然虛字及常用字刻了不少,但如果安排不當,即使備有百萬計的活字,也仍然無法擺版印刷。為此金簡將擺書、歸類、墊版、校對、刷印有計劃地進行了安排,推行了“十日輪轉法”。這樣不但提高了活字利用率,而且提高了工作效率。
十日輪轉法
第一日擺書二十四版
第二日墊平十二版
第三日校對十二版,墊平十二版,擺書二十四版
第四日校完發(fā)刷十二版,校對二版,墊平十二版
第五日校完發(fā)刷十二版,校對十二版,墊平十二版,擺書二十四版
第六日歸類二十四版,校完發(fā)刷十二版,校對十二版,墊平十二版
第七日校完發(fā)刷十二版,校對十二版,墊平十二版,擺書二十四版
第八日歸類二十四版,校完發(fā)刷十二版,校對十二版,墊平十二版
第九日校完發(fā)刷十二版,校對十二版,墊平十二版,擺書二十四版
第十日歸類二十四版,校完發(fā)刷十二版,校對十二版,墊平十二版
共有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