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塑料、紙張及金屬箔表面印刷,常常因為附著力不夠引起質量問題。本文就提高油墨對塑料附著力的電暈處理原理和方法作簡要介紹。 關鍵詞:油墨 塑料 印刷 表面處理 一、前言 在塑料、紙張及金屬箔表面印刷,常常因為附著力不夠引起質量問題。對塑料等表面進行處理以改進油墨、油漆、連接劑及涂料的附著力最常用的方法就是電暈處理。 塑料是一種復合物質,含一種或多種聚合物及多種添加劑,如填充料、抗氧化劑、潤滑劑、抗靜電劑、顏料等。雖然塑料的主體聚合物的化學結構(基團)決定油墨或底膠的可濕性和附著力,但其添加劑會從塑料內部向表面遷移,而影響塑料的表面能。所以,塑料存放的時間越長,或某些添加劑的含量(如潤滑劑)越高時,其表面能的變化也越大。故塑料在印刷前還需對其表面能進行測試,根據測試結果對其表面作電暈處理,以免發(fā)生轉移或附著力不足的問題。 二、可濕性與附著力 電暈處理是改變不少非吸收性基材表面特性的一種有效手段,能使油墨有更好的濕潤及附著性能,即所謂可濕性,這就是諸如油墨、底膠、涂料等對塑料、紙張或金屬箔附著的基礎。可濕性決定一種液體在一種固體表面上的展延性。水滴在親水性表面就展延成一薄水層,而在親油性表面卻形成小水滴。水滴外表層的切線與固體表面間所形成的接觸角(夾角),即表示該表面潤濕性能的強弱,接觸角越大,潤濕性能越差。 潤濕性視化學組成及表面結構而異。對塑料進行印刷或燙箔時,塑料表面的可濕性必須比油墨或箔的可濕性高,否則其展延、轉移及附著均會發(fā)生困難。工業(yè)上常用的幾種聚合物的表面性能大致如下: 聚乙烯(PE) 31-33mN/m 聚丙烯(PP) 29-30mN/m 滌綸聚酯(PET) 41-42mN/m 通常用作油墨溶劑的表面能為:乙醇22 mN/m、醋酸乙酯24 mN/m,而水為72 mN/m,就難以濕潤塑料,所以水基油墨一般不用來印塑料。 UV油墨比溶劑性油墨要求塑料薄膜有更高的表面能,水基油墨系統(tǒng)含醇量高的也要求較高的表面能力,而且要求在狹的范圍內,才能有好的附著力。 以不同類型油墨印聚乙烯時,要求聚乙烯的表面能不低于如下: 溶劑型油墨 38-42 mN/m UV油墨 42-46 mN/m 水溶性墨 42-48 mN/m 水基墨 38-42 mN/m 對聚乙烯上涂料時,要求聚乙烯的表面能不低于如下: 溶劑型膠 38-42 mN/m UV涂料 42-46 mN/m 乳劑 42-48 mN/m 無溶劑膠粘劑 44-48 mN/m 在工業(yè)性實踐中,聚合物表面能的測定是通過測試油墨按照DIN ISO 8296或ASTM D 2578-99a來進行的。在我國有國家標準GB10003-88對電暈處理效果測試方法的規(guī)定,供參照。 但不論采用哪種方法,均可用同一種Softal測試墨,有30到72 mN/m二十一種表面能級的測試墨(每種相差2mN/m)。達因試筆(38mN/m)可以用作電暈處理后表面能的一種快速測試工具,但不適合作為已印好或涂布好表面的系統(tǒng)測試。當測試筆在電暈處理過的表面劃出一條線,如果是連續(xù)成線的,說明該材料表面能不低于38mN/m,如斷斷續(xù)續(xù)不連成線,說明該材料表面能不到38mN/m,處理不足或甚至未處理,不符合印刷加工要求。 三、電暈處理方法及機理 電暈處理器由電極、高電位器及走卷導輥組成,當電壓超過1-2mm的空氣間隙的電離電阻時,就會產生連續(xù)放電,由于導輥上的電介質使放電獲得均一的分散。電極裝在罩室內,以防接觸。為了降溫及排除所產生的臭氧,用排氣風扇把電暈處理器附近的空氣往外吹散。但為了不讓臭氧向外排放,還須讓排氣先通過一個空氣凈化器。 電暈處理增加基材的附著性能是通過下列機理的: ·移除表面上被吸收的原子和分子。 ·促進原子的接觸,增進濕潤。 ·增進表面能,調節(jié)極性。 ·創(chuàng)造能起化學反應的原子基或功能團。 電暈處理對塑料表面所產生的物理及化學影響是復雜的,其效果主要通過三方面來控制: 1、 特定的電極系統(tǒng) 2、 導輥上的電介質 3、 特定的電極功率。 四、電暈處理的作用 電暈處理的作用在于: 1、 從電極上釋出的電子受高壓的加速而沖向走卷。 2、 電子與空氣分子相撞擊產生部分臭氧及氧化氮。 3、 電子與塑料膜(例如聚乙烯)撞擊后,使碳氫鏈或碳碳鏈斷裂。 4、 受電暈影響的空氣與這些自由基發(fā)生反應,主要是氧化。 5、 羥基、酮基、醚基、碳酸基、酯均是極性基團,是油墨附著的基礎。 由于不同的化學結構有不同的原子鍵,所以對塑料電暈處理的效果也視塑料的化學結構而異。不同的塑料需要進行不同強度的電暈處理。已證實:BOPP薄膜在生產后還會發(fā)生結構狀態(tài)的變化,在幾天內,聚合物由無定形變化成晶體形,從而影響電暈處理的效果。 經過電暈處理后,塑料表面層的交聯結構比其內層的交聯結構減少,因此其表面層的功能團有較高的移動性。所以,在儲存中,不少塑料出現電暈處理效果的衰退,添加劑由內部向表面遷移,也是使表面能下降,影響附著力的因素,這種負面影響無法完全抑制。 實際上相對濕度也會影響電暈處理的效果,濕度是去極化劑,但一般來說由于影響并不嚴重,往往在測試誤差范圍之內,被忽略不計。如果采用連機電暈處理,則更可不必考慮。 要把塑料表面處理達到一定的表面能,就需要把電暈處理的量(D)達到一定數值,其公式是:D=P÷(CB×V) D=電暈處理量 P=電動機功率(瓦) CB=電暈處理寬度(米) V=走卷速度(米/分) 舉例:有一塑料薄膜印刷商要以350米/分的速度進行1600mm寬的薄膜印刷,有PET、LDPE、PP共聚體及PP均聚體等不同塑料膜。在開印前,這些薄膜的表面能均須處理達到45mN/m以上,根據電暈處理經驗,知道上述各種薄膜的電暈處理量大致要達到: PET 5.0(由42達到45 mN/m) LDPE 7.5(由38達到45 mN/m) PP共聚體12.5(由40達到45 mN/m) PP均聚體25.0(由39達到45 mN/m) 那么其電暈處理的功率(P)也就可以根據P=D×CB×V計算出來,其中PP均聚體的功率要求最高為25×1.6m×350米/分=14000瓦 而PP共聚體為7000W,LDPE為4200W,PET為2800W。 一般情況來說,電暈處理器是按照要求最高的功率設定,對于要求低些的薄膜,把功率調低來處理。 電暈處理的效果與電極的設計有較大關系。多片電極的效果最好(如Softal公司的專利),這一系統(tǒng)的特點是電暈處理的能力是通過平行成排的電極片播散出來的。在熱膨脹的情況下,電極片可以在不改變極片間隙的情況下移動。另一優(yōu)點是:由于放電的均一性,可避免持續(xù)的放電通道。據對比,多片電極比一般金屬電極(如單片電極或U型電極)的效果,可能要高出5到10 mN/m。而且處理后的塑料在儲存一個月后,其表面能的衰減情況前者卻反而比后者弱。 來源:油墨資訊
相關資訊
-
紙箱廠里,任何智能化、自動化的實現都要以紙箱產品的生產品質為前提,沒有品質的高效率生產是不可取的,也不是紙箱廠轉型升級的方向。所以,在使用智能化設備時,紙箱廠務必把握好產品品質。本文重點講述如何通過智能化提高套色精度與網點清晰度、提升印刷品質。 氣囊…
2025/4/15 7:49:33
-
無溶劑復合與溶劑型干式復合在技術原理的差異主要體現在膠膜和復合牢度形成機理、涂布方式、各工序的作用和要求等幾個方面。無溶劑與干式復合工藝技術原理上的差異:
2025/4/14 7:19:34
-
實際生產中,經常會碰到這種情況:操作人員報告某項異常故障時,往往只是簡單講述異常的現象,而不能很精準地描述具體細節(jié)。例如缺墨,顧名思義,缺了一塊墨或一片墨。但實際上,缺墨現象不一樣,產生的原因是完全不一樣的,解決方法自然也不一樣。 本文用幾張具體的異…
2025/4/13 7:58:16
-
當版材被生產出來之后,必須要經過嚴格的質量把控和檢查才能投入使用。那么柔性版有哪些質量要求,生產出來之后又該如何存儲呢?請跟隨小編一起來了解下柔性版的6大質量要求以及存儲條件把。 柔性版的6大質量要求 1、印版要有一定硬度 印版做完之后,一般要做一…
2025/4/12 7:10:18
共有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