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氨酯膠粘劑具有粘接強度、剝離強度高,耐沖擊性、耐超低溫、耐油性、耐磨性好等優(yōu)點,其應用越來越廣泛。但目前使用較多的的仍是溶劑型聚氨酯膠粘劑,隨著人們對環(huán)境越來越關注,降低揮發(fā)性有機化合物(VOC)的呼聲越來越高,水性聚氨酯膠粘劑代替溶劑型聚氨酯膠粘劑是一個必然趨勢。水性聚氨酯是由西德人P.Schlack于1943年首次制備出來;1967年聚氨酯乳液首次實現(xiàn)工業(yè)化并在美國市場問世;1972年Ba yer公司率先將水性聚氨酯用作皮革涂飾劑,使其開始成為重要商品。近年來,有關水性聚氨酯的專利和論文層出不窮,水性聚氨酯的新品種不斷出現(xiàn),性能不斷提高,已廣泛應用于涂料、制革、印刷工業(yè)等領域,同時在包裝領域也開始應用,并被譽為21世紀的萬能膠,其重要性顯而易見。筆者對合成水性聚氨酯乳液的原料及其用量對乳液性能的影響以及水性聚氨酯膠粘劑的一些研究進展進行了綜述,以期對從事水性聚氨酯合成的工作者在配方設計上提供一些思路和啟發(fā)。1、原料2、水性聚氨酯膠粘劑的研究進展 一些研究工作者按一定比例加入聚酯多元醇和聚醚多元醇的混合物,得到了性能較理想的聚氨酯預聚體。有資料報道當聚酯/聚醚為35/65時,樣品的拉伸強度、斷裂強度、伸長率和硬度均較高。異氰酸酯和醇羥基的當量比對自乳化水性聚氨酯的分散性能、膜的硬度、伸長率、回彈性以及永久變形性都有極大的影響。當nNCO(總)/nOH(總)趨于1時,形成預聚物的分子量大,容易導致初期粘度偏大,分散困難;當nNCO(總)/nOH(總)偏大時,預聚物的粘度小,有利于分散,但乳化時剩余的NCO與弱堿性胺類物質作用生成過多的脲結構而出現(xiàn)膠粒甚至凝膠。鄭玉等試驗得出nNCO(總)/nOH(總)控制在1.2~1.8之間可以得到穩(wěn)定的乳液。在此區(qū)間內(nèi),nNCO(總)/nOH(總)值越大,膠膜越硬;nNCO(總)/nOH(總)值越小,膠膜越柔軟。Frisch用端羥基聚丁二烯、異佛爾酮二異氰酸酯(NCO/OH=1.8∶1)和二羥甲基丙酸(DMPA/OH=1.8∶1)進行反應,用三乙胺中和并分散于水中,用乙二胺擴鏈,制得的分散液粘度<50cps,固含量為37.6%,伸長強度為1920PSI,伸長率為130%。另外有多篇文獻報道最佳nNCO(總)/nOH(總)為1.2?! ±钛涌频妊芯苛薘值(即nNCO(初)/nOH(初))對乳液性能的影響,結果表明:膜的拉伸強度隨R值增大而增大,斷裂伸長率和吸水率隨R值增大而減小,膜的熱穩(wěn)定性隨R值的增大先增大后減小;綜合研究結果,當R=3.5時,膜的性能最好。孫國慶等通過實驗發(fā)現(xiàn)引入小分子量的1,4 丁二醇有利于游離TDI含量的降低;nNCO(總)/nOH(總)為1.8,反應溫度為60~80℃,有機錫類催化劑用量在0.1%~0.2%時,只需反應1.5h就可以使產(chǎn)品游離TDI質量分數(shù)小于1%。張洪濤等研究過醇類擴鏈劑對水性聚氨酯性能的影響。對乙二醇、1,4 丁二醇和三羥甲基丙烷比較發(fā)現(xiàn)乙二醇和1,4 丁二醇擴鏈劑用量增大,乳液粒徑減小,均一性增強;而三羥甲基丙烷使粒徑和分散性增大,穩(wěn)定性減小;三官能度醇類擴鏈劑TMP能提高膠膜的耐水性,同時膠膜有較好的拉伸強度和斷裂伸長率。 郝廣杰等用馬來酸酐與聚丙二醚醇(分子量1000)反應生成羧基酯多元醇,再與TDI 80、交聯(lián)劑、擴鏈劑等反應,制成含羧基的聚氨酯預聚體,再分散于三乙醇胺的水溶液中,即得到水性聚氨酯。并研究了擴鏈劑的種類和用量對樹脂性能的影響,發(fā)現(xiàn)氨基擴鏈劑比羥基擴鏈劑的力學性能更好,但是乳液的粒徑較大;雙酚A作擴鏈劑,不僅可以提高樹脂的力學性能,而且可以提高樹脂的玻璃化溫度,改善樹脂皮革態(tài)的溫度范圍,但對乳液粒徑影響不大。丁莉等以聚醚PPG 220(分子量=2000)和異佛爾酮(IPDI)為主要原料,以二羥甲基丙酸(DMPA)為親水單體制備了聚氨酯乳液膠粘劑,并著重探討了DMPA含量及其加料方式對乳液及其膠膜性能的影響。指出只有DMPA含量在3%~8%范圍時,乳液才具有較高的穩(wěn)定性。在保證得到穩(wěn)定乳液的前提下,DMPA含量越高,乳液粘度上升,粒徑變小,粒徑分布變窄;但膜的力學性能呈上升趨勢,如拉伸強度、拉伸剪切強度均增加,而斷裂伸長率下降。但是親水成分含量太多不利于膠膜的耐水性,故一般在兼顧乳液穩(wěn)定的前提下,應控制親水基團的含量。DMPA的加料方式對乳液及其膜性能也有影響。實驗結果發(fā)現(xiàn)2步法(先將聚醚與二異氰酸酯反應一段時間后,再加入親水擴鏈劑DMPA)較一步法(聚醚、二異氰酸酯和親水擴鏈劑一次性加入反應釜內(nèi))制得的乳液分散性較好,但膜的力學性能不及一步法好?! ±钗陌灿帽岷鸵豢s二乙二醇反應制得聚酯二元醇,再與TDI和DMPA反應合成水性聚氨酯分散體,進一步制成涂料,并討論了中和劑對涂膜性能的影響,發(fā)現(xiàn)三乙胺做中和劑,交聯(lián)形成的膜泛白、透明度差,用乙醇胺可以達到較滿意的結果。郭琦等以聚醚多元醇、TDI、DMPA、中和劑TEA、以及自制擴鏈劑DE901制得水性聚氨酯,研究了成鹽劑三乙胺的用量對聚氨酯乳液性狀的影響,發(fā)現(xiàn)當TEA與DMPA的摩爾比小于0.7:1時,得到的乳液穩(wěn)定性不好,但隨著TEA用量的增加,乳液放置數(shù)天后的粘度將逐漸增大。所以選擇TEA與DMPA的摩爾比為(0.73~0.78)∶1較佳。3 應 用 復合薄膜軟包裝能起到屏蔽、可印刷和熱封等功能,部分代替玻璃、馬口鐵、紙等包裝材料,已廣泛應用于食品、醫(yī)藥、化妝品、辦公消費品的包裝。國內(nèi)復合薄膜是20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發(fā)展起來的一種包裝材料,主要用于食品包裝領域。而復合薄膜膠粘劑中有90%用的是聚氨酯膠粘劑。相比于溶劑型聚氨酯膠粘劑,水性聚氨酯具有無污染、低成本的優(yōu)點,在食品包裝等領域,水基膠代替溶劑型膠是必然趨勢。據(jù)報道,歐洲用于食品包裝復合薄膜的水基型聚氨酯膠粘劑每年約2.4×106kg,且今后幾年將繼續(xù)增長。但是為了便于涂敷,要求粘度低,相應的聚氨酯相對分子量小,致使初粘性不夠,因此研究開發(fā)內(nèi)聚力大的低黏度聚氨酯復合膠粘劑成為了研究的熱點。而水性聚氨酯的復合改性就是一種常用而有效的解決方法。日本東邦化學工業(yè)公司開發(fā)了一種環(huán)氧化合物改性離子型水性聚氨酯膠粘劑,其粘接性能大大增強,廣泛用于食品包裝用復合薄膜的粘接。水性聚氨酯復合改性材料常見的有環(huán)氧樹脂、聚硅氧烷和丙烯酸乳液。環(huán)氧樹脂具有粘接力強、強度高和熱穩(wěn)定性好的特點,與水性聚氨酯復合后用于皮革涂飾劑可提高涂飾劑對基體的粘合性、涂飾光亮度、涂層的機械性能、耐熱性和耐水性等,也可膠接聚丙烯薄膜,應用于食品包裝。有機硅樹脂有優(yōu)良的耐高溫、耐水耐候性及透氣性,已廣泛應用于聚氨酯材料的改性。丙烯酸改性聚氨酯乳液將聚氨酯優(yōu)良的拉伸強度、抗沖擊強度、柔性和耐磨損性好,綜合了丙烯酸樹脂良好的附著力和較低的成本等優(yōu)點,被譽為“第3代水性聚氨酯”,在食品和醫(yī)藥等的包裝材料的粘接方面極具廣闊的發(fā)展前景。4 結 語 我國的水性聚氨酯膠粘劑的研究起步較晚,國內(nèi)研究尚處于開發(fā)起步階段,應用研究水平不高,生產(chǎn)廠家較少,且品種單一,規(guī)模不大,特別在高性能、低VOC含量、多功能的水性聚氨酯膠粘劑的研究方面產(chǎn)品質量與國外還存在很大一段差距,因此必須加強這方面的研究,以便縮短同國外的差距。 作者:謝筱薇,傅和青,黃洪,陳煥欽
相關資訊
-
紙箱廠里,任何智能化、自動化的實現(xiàn)都要以紙箱產(chǎn)品的生產(chǎn)品質為前提,沒有品質的高效率生產(chǎn)是不可取的,也不是紙箱廠轉型升級的方向。所以,在使用智能化設備時,紙箱廠務必把握好產(chǎn)品品質。本文重點講述如何通過智能化提高套色精度與網(wǎng)點清晰度、提升印刷品質?! 饽摇?/p>
2025/4/15 7:49:33
-
無溶劑復合與溶劑型干式復合在技術原理的差異主要體現(xiàn)在膠膜和復合牢度形成機理、涂布方式、各工序的作用和要求等幾個方面。無溶劑與干式復合工藝技術原理上的差異:
2025/4/14 7:19:34
-
實際生產(chǎn)中,經(jīng)常會碰到這種情況:操作人員報告某項異常故障時,往往只是簡單講述異常的現(xiàn)象,而不能很精準地描述具體細節(jié)。例如缺墨,顧名思義,缺了一塊墨或一片墨。但實際上,缺墨現(xiàn)象不一樣,產(chǎn)生的原因是完全不一樣的,解決方法自然也不一樣?! ”疚挠脦讖埦唧w的異…
2025/4/13 7:58:16
-
當版材被生產(chǎn)出來之后,必須要經(jīng)過嚴格的質量把控和檢查才能投入使用。那么柔性版有哪些質量要求,生產(chǎn)出來之后又該如何存儲呢?請跟隨小編一起來了解下柔性版的6大質量要求以及存儲條件把。 柔性版的6大質量要求 1、印版要有一定硬度 印版做完之后,一般要做一…
2025/4/12 7:10:18
共有 網(wǎng)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