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以丙烯腈為單體與SIS在混合溶劑中接枝共聚,制成接枝改性的SIS膠粘劑,探討了聚合工藝條件及配方對膠粘劑性能的影響。合適的工藝條件為:反應溫度75~80℃,反應時間3.5~4.0h,引發(fā)劑用量為0.8%~1.0%之間,州用量為SIS的25%。
關鍵詞:SIS;膠粘劑;接枝共聚;丙烯腈
前 言
SIS即聚苯乙烯—聚異戊二烯—聚苯乙烯三嵌段共聚物,是一種很重要的熱塑性彈性體,主要用于熱熔膠和壓敏膠的原料,還可用于涂料、塑料改性、瀝青改性等。SIS在室溫下具有硫化橡膠的性質(zhì),在高溫下又呈現(xiàn)可塑性,具有溶解性好、粘結(jié)力大、拉伸強度高的特性。此外,它具有熔融粘度小、溶液粘度小、高彈性、模量小、易加工、余料可重復利用等特點,故其應用范圍和需求量日益增大。但SIS的極性小,耐油性和耐溶劑性較差,使其應用范圍受到了很大的限制。為改善其性能,可在其主鏈上引入極性基團,由于在其制備的陰離子聚合工藝中不可能引入極性基團,故對其化學改性引入極性基團便成為一種可行的辦法。由于SIS中不飽和鍵的存在,可選擇合適單體對SIS進行接枝改性。人們對于SBS的接枝改性進行了大量研究,而對于SIS的接枝改性尚未見報道,本文擬對SIS的接枝改性工藝條件及配比進行探討,以求制得性能優(yōu)異的改性SIS膠粘劑。
1 實驗部分
1.1 原材料:
SIS:工業(yè)品,岳陽石化總廠生產(chǎn);過氧化苯甲酰(BPO):分析純,天津東方化工廠;甲苯,乙酸乙酯,丙烯腈均為化學純試劑。
1.2 主要設備
JJ—1型定時電動攪拌器:江蘇省正壇市正基有限公司;電熱恒溫水浴鍋:北京泰克有限公司;全自動電光分析天平:湘儀天平儀器廠;WSM-20K數(shù)字式試驗機:長春智能實驗機研究所;電熱恒溫干燥箱:山東濰坊醫(yī)藥股份有限公司醫(yī)療機械廠;STA409PC型熱分析儀,德國Netzsch公司生產(chǎn);玻璃儀器;烏氏粘度計等。
1.3 接枝聚合反應
在裝有電動攪拌器、回流冷凝器、溫度計和滴液漏斗的四頸瓶中加入混合溶劑、定量的SIS,升溫攪拌使其完全溶解,升溫至合適溫度后,加入少量溶有引發(fā)劑的混合單體,再邊反應邊滴加溶有引發(fā)劑的混合單體,反應3.5~4.0h后降溫出料。
1.4 性能分析
將制得的膠液均勻涂布在25 mm寬的牛皮紙上,在恒溫干燥箱中烘去大部分溶劑備用。 初粘性的測試:用自制初粘儀測試,在傾角為30°的斜面上10 cm處,自由放下小鋼珠,測其在水平膠帶上滾動的距離。
180°剝離強度:參照GB7126-86標準,用WSM-20K數(shù)字式試驗機測試;
剪切強度:參照GB7124-86標準,用WSM-20K數(shù)字式試驗機測試;
持粘性:按GB485-84測試;
粘度:按GB2794-91標準規(guī)定測試;
固含量:按GB2793-91標準規(guī)定測試。
2 結(jié)果與討論
2.1 聚合溫度對接枝共聚反應的影響
聚合溫度對聚合反應所需時間及膠液的性能有較大的影響。當溫度低于75℃時,反應分子能量較小,反應所需時間較長,制得的膠液粘度較低、粘接力也較小,另外,膠液還有較大的丙烯腈單體氣味,說明反應不完全、單體接枝率較低;隨著聚合溫度的升高,膠液的粘接力逐漸增大,當溫度高于80℃時,分子能量過大,反應比較迅速,過程中易出現(xiàn)凝膠,使得膠液的粘接力下降。綜合考慮各種因素,聚合反應溫度控制在75~80℃左右,較為適宜。聚合溫度對膠液180°剝離強度的影響見圖1。
2.2 反應時間對聚合產(chǎn)物性能的影響
當物系的組成一定,在適宜的溫度下進行接枝共聚反應時,反應時間的長短對膠液的性能也有較大的影響,其結(jié)果見圖2。
由圖2可見,隨著反應的進行,膠液的粘接力不斷增大,但當反應進行3.5~4.0h后,膠液的粘接力反而下降。其原因是隨著反應的進行,SIS與單體的接枝率不斷提高,膠液的粘接性能增強,但若反應時間過長,副反應增加,導致接枝效果變差,故聚合反應時間以3.5~4.0h為宜。
2.3 BPO用量對膠液性能影響
在物系組成、反應溫度和反應時間一定的情況下,引發(fā)劑(BPO)的用量對膠液的粘接性能也有較大影響,結(jié)果見圖3。
由圖3可見,隨著BPO用量的增加,膠液的粘接力不斷增大,但BPO用量超過SIS總量的1.0%時,產(chǎn)物的粘接力反而下降。其原因是隨著BPO用量的增加,單體轉(zhuǎn)化率增加,接枝效率增大,但BPO用量過多,誘導分解加劇,產(chǎn)生的低相對分子質(zhì)量聚丙烯腈增多,另外還有可能氧化了部分單體(產(chǎn)物的顏色加深可說明這一點),反而使接枝率下降,因而影響粘性能。故BPO用量應控制在0.9%~1.0%之間。
2.4 丙烯腈用量對膠液性能的影響
在引發(fā)劑BPO的作用下,丙烯腈與SIS中的雙鍵進行接枝共聚以增大其極性和韌性,丙烯腈的質(zhì)量分數(shù)對膠液的性能有很大的影響,結(jié)果列于表1。
由表1可見,隨著丙烯腈用量的增加,膠液的初粘性、持粘性、180°剝離強度和剪切強度均增加,當其質(zhì)量分數(shù)達25%時膠液粘接性能最好,隨后隨著丙烯腈用量的繼續(xù)增大,膠液的各項性能指標又變差,說明丙烯腈在質(zhì)量分數(shù)為25%時的接枝效果最佳,大于25%時接枝效果反而變差,這可由膠液的固含量、粘度變化規(guī)律得到證實。
3.耐熱性能分析
將丙烯腈質(zhì)量分數(shù)為25%時的接枝聚合膠體分別在氧氣、惰氣氛圍內(nèi)進行差示掃描量熱分析,以考察其熱穩(wěn)定性。結(jié)果顯示,該膠液在惰氣氛圍中350℃以下時比較穩(wěn)定,在氧氣氛圍中320℃以下時較穩(wěn)定。在300℃以下時,其質(zhì)量分數(shù)略有減小,可能是由于溶劑揮發(fā)和小分子物質(zhì)分解所致。
4 結(jié) 論
(1)在BPO引發(fā)下丙烯腈能有效地接枝SIS,增加其極性和韌性,改進其與極性表面材料的粘接強度。
(2)在以甲苯和乙酸乙酯為溶劑,反應溫度76~80℃,反應時間3.5~4.0 h,引發(fā)劑用量0.9%~1.0%的條件下,丙烯腈質(zhì)量分數(shù)為25%時接枝效果較好。
(3)改性后的SIS粘接劑有較高的熱穩(wěn)定性和粘接強度。(楊性坤 張秀蘭 王文彬
共有 網(wǎng)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