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jié) 油墨轉移過程中的墨量及其測定 在建立油墨轉入轉移方程之前,有必要明確油墨轉移過程中涉及到墨量的定義,并了解其測定的方法。一、 油墨轉移率與油墨轉移系數(shù) 印刷中的墨量總與印表表面或承印材料表面的面積有關。通??捎妹縨2面積上的油墨重量的g數(shù),即g/m2來表示印刷中的墨量。也可用每m2面積上的油墨體系的ml數(shù),即ml/m2來表示印刷中的墨量。通過計算,也可用墨層厚度(μm)來表示印刷中的墨量?! ∮∷⑶坝“嫔系哪拷杏“婺浚脁表示;印刷后轉移到紙張或其它承印材料表面上的墨量,叫轉移墨量,用y表示。x、y的單位可用g/m2,也可用μm?! ∞D移墨量y與印版墨量x之比,用百分率來表示,叫油墨轉移率,記作f,即f=y/x×100% (4-1) 轉移墨量y與印刷后印版上的剩余墨量x-y之比,叫油墨轉移系數(shù),記作e,即e=y/(x-y) ?。?-2) 轉移墨量y與印版墨量x有關,即y為x的函數(shù)。因此,油墨轉移率f、油墨轉移系數(shù)e,也都是印版墨量x的函數(shù)。如果已知y、x間的解析關系(或者測得了x、y的1組數(shù)據(jù)),而以x為橫坐標,分別以y、f、e為縱坐標,便可以做出(或擬合出)y-x、f-x、e-x曲線;它們分別叫油墨轉移量曲線,油墨轉移率曲線和油墨轉移系數(shù)曲線,典型的曲線形狀如圖4-1所示?! ∠旅嬷貙D4-1(a)中的油墨轉移量曲線予以說明。設想承印材料的表面狀況絕對平滑,在印刷過程中,當有一半的墨量從印版轉移到承印物表面,而不管印版墨量x是多少,即y恒等于1/2x∶y=1/2x。這是一條理想的油墨轉移曲線,該曲線過原點,f=1/2,α≈26°35′,如圖4-1(a)中的曲線A。實際的油墨轉移曲線總是偏離理想的油墨轉移曲線的,若以承印材料的類型來劃分,大致可分為兩種情形。一類是金屬箔、塑料膜等表面相當平滑、對油墨又不具明顯的吸收性的承印材料,其y-x曲線如圖4-1(a)中的B曲線。特點是,曲線上所有點的y/x(即f)都小于1/2,而當x較小時,f偏離1/2較大;x愈大,f愈靠近1/2。另一類是紙張等表面不如前者平滑,但對油墨具有明顯的吸收性的承印材料,其y-x曲線如圖4-1(a)中的C曲線。特點是,當x很小時,f小于1/2;當x較大時,在一個x值較寬的范圍內,f都大于1/2,且x愈大,f愈接近1/2,曲線y-x大致呈"S"型。曲線B和曲線C都不是直線,在小墨量區(qū)段,都離直線y=1/2x較大,在大墨量區(qū)段,都逐漸靠攏直線y=1/2x。 以上對y-x曲線的討論,還只限于y隨x變化的某些規(guī)律,并沒有涉及到除印版油墨量x之外的紙張、油墨的印刷適性、印刷壓力、印刷速度等印刷條件,對于油墨轉移y的影響。如果用解析式表示y、x間的關系,則必須引進若干參數(shù),以反映上述各種因素對y的影響。如果用實驗測定墨量x、y,則必須在實驗條件中,包括影響y的上述各種因素。
相關資訊
-
紙箱廠里,任何智能化、自動化的實現(xiàn)都要以紙箱產(chǎn)品的生產(chǎn)品質為前提,沒有品質的高效率生產(chǎn)是不可取的,也不是紙箱廠轉型升級的方向。所以,在使用智能化設備時,紙箱廠務必把握好產(chǎn)品品質。本文重點講述如何通過智能化提高套色精度與網(wǎng)點清晰度、提升印刷品質?! 饽摇?/p>
2025/4/15 7:49:33
-
無溶劑復合與溶劑型干式復合在技術原理的差異主要體現(xiàn)在膠膜和復合牢度形成機理、涂布方式、各工序的作用和要求等幾個方面。無溶劑與干式復合工藝技術原理上的差異:
2025/4/14 7:19:34
-
實際生產(chǎn)中,經(jīng)常會碰到這種情況:操作人員報告某項異常故障時,往往只是簡單講述異常的現(xiàn)象,而不能很精準地描述具體細節(jié)。例如缺墨,顧名思義,缺了一塊墨或一片墨。但實際上,缺墨現(xiàn)象不一樣,產(chǎn)生的原因是完全不一樣的,解決方法自然也不一樣?! ”疚挠脦讖埦唧w的異…
2025/4/13 7:58:16
-
當版材被生產(chǎn)出來之后,必須要經(jīng)過嚴格的質量把控和檢查才能投入使用。那么柔性版有哪些質量要求,生產(chǎn)出來之后又該如何存儲呢?請跟隨小編一起來了解下柔性版的6大質量要求以及存儲條件把?! ∪嵝园娴?大質量要求 1、印版要有一定硬度 印版做完之后,一般要做一…
2025/4/12 7:10:18
共有 網(wǎng)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