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書刊印裝質量的基本狀況
全國每年出版圖書20余萬種,期刊9000多種,兩項合計印數(shù)92億多冊,總印張577多億印張,折合用紙136萬噸??芍^印刷大國。值得注意的是,近幾年不僅圖書、期刊出版總量有所增加,印裝質量也有提高,印裝周期大大縮短。
新聞出版總署印刷產(chǎn)品質量監(jiān)督檢測中心(以下簡稱“檢測中心”)負責全國書報刊印刷質量監(jiān)督、檢測、認定工作。來自檢測中心的信息,近幾年我國書刊印裝質量的總體狀況是:1.每年檢測中心分赴10省、自治區(qū)、直轄市的部分出版社、新華書店書庫。書刊印刷廠的裝訂車間現(xiàn)場抽查。近幾年抽查的批合格率都在90%以上;2.2004年對參加全國書展的355家出版社送檢的3592種圖書進行了檢測,合格率在98%以上;3.每年對全國部分出版社、印刷廠向檢測中心送檢的一等品、署優(yōu)質品6萬種左右,檢測結果以2004年為例,一等品占送檢產(chǎn)品的83.3%,占全國出版圖書的25%左右;4.近年來我國參加國際書展的圖書,不僅品種略有增加,其中有些精品的印裝質量可與發(fā)達國家的圖書印裝媲美;5.特別值得提出的是,近年來我國中華商務(香港)、北京華聯(lián)、雅昌、鶴山雅圖仕、上海界龍等印刷企業(yè)印裝的精品先后獲“美國印刷大獎”、“亞洲印刷大獎”、“香港印刷大獎”。綜上所述,充分反映出我國書刊印裝的質量確實有進步、有提高。但就全國書刊印裝質量的總體水平來說還不理想,尤其是一般的書刊和部分中小學課本的印裝質量較差,有些印裝質量之差達到了不能容忍的地步。主要表現(xiàn)在:①彩色印刷品,色調失真,階調丟失,套印不準,接版處顏色深淡不一;②單色印刷品,墨色不勻,反正面套印不準,文字模糊,透印等;③成品尺寸大小,書背字平移歪斜,套書書背字上下,護封尺寸大小,騎馬訂訂位等超標或嚴重超標;八字折、連刀頁、死折、殘頁、多帖、倒帖、缺帖;溢膠、開膠等缺陷。
造成書刊印裝質量不高的原因
造成上述書刊印裝質量水平不高的因素很多,其中有設備陳舊。原材料質量差,工人技術水平低等方面的原因。最重要的原因是出版管理部門,出版部門質量管理意識薄弱。印刷企業(yè)管理水平低,沒有把書刊印裝質量的社會效益放在第一位。
具體說,出版行政管理部門沒有把書刊印裝質量與圖書內容、編校質量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印刷標準化工作滯后,現(xiàn)行的印刷標準有的落后于國際標準和國外先進標準。有些新技術、新工藝至今還沒有質量標準。
就出版社來說,有的出版社為了本部門獲得更多的利潤,不顧書刊印裝質量,哪家印刷廠印刷工價低就到那家印。也有的出版社的編輯,特別是美術編輯過分為適應市場多樣化的需求,標新立異,求新求奇,因設備、工藝技術加工不出來,結果事與愿違。還有的出版社提供的紙張質量太差等等。
就印刷廠來說,是書刊印裝質量不高的主要責任者,究其原因:設備陳舊落后是一方面。還有的設備不落后,也干不出好活來,是因為操作工人技術素質不高。還有的是使用了低價劣質的材料等。除此,還有一個不可忽視而帶有普遍性的問題是,自兩級定點書刊印刷企業(yè)制度取消后,對書刊印裝質量沒有了約束,印刷廠放松了對書刊印裝質量的管理造成的。
如何全面提高書刊印裝質量
書刊印裝質量高低,直接反映了一個國家印刷及相關工業(yè)的總體水平。要真正全面提升我國書刊印刷的印裝質量,單靠哪一個部門的努力是不行的。而需要出版行政管理部門、出版部門、印刷企業(yè)及相關的印刷設備器材工業(yè)齊抓共管,各負其責,共同努力才能奏效。具體說,政府部門在印刷業(yè)“十一五”發(fā)展規(guī)劃中,對書刊印刷印裝質量達到的目標,要有明確的要求以及實現(xiàn)目標的一系列強有力的措施,當務之急是解決檢測中心的相關資質問題,只有這樣檢測中心才能理直氣壯地對全國印刷產(chǎn)品質量進行監(jiān)管。除此,應充分調動全國印刷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的積極性,參照國際標準,更多地等同或多效地采用國際標準,國外先進標準制定我國印刷業(yè)產(chǎn)品質量的國家標準和行業(yè)標準;培養(yǎng)和輸送各種不同層次不同類型的質量管理人才。
對出版社來說,要真正地把出書的社會效益放在第一位,千萬不可在招標選廠時只看印刷廠的報價,而忽視該企業(yè)的裝備的先進程度,工人的技術水平,企業(yè)誠信等條件隨便選定。要求編輯,特別是美術編輯學習一些印刷工藝,印刷質量標準等方面的知識,不斷提高業(yè)務水平,向印刷企業(yè)提供合格的好的紙張和其他書刊印刷材料,建立書刊印裝質量監(jiān)督員,以便對書刊印裝的質量進行監(jiān)督。
對書刊印刷企業(yè)來說,必須切實加強印裝質量的管理,具體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有條件的企業(yè)要盡快通過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的認證工作。沒有條件的企業(yè)要創(chuàng)造條件盡快解決。學習與實施先進的“5S”現(xiàn)場管理帶動產(chǎn)品質量的提高。建立企業(yè)信息化系統(tǒng),確保整個印刷過程受控。堅持技術進步,加強職工培訓,全面提高職工的素質。
除此,印刷設備制造部門,印刷器材的生產(chǎn)部門,要為印刷企業(yè)提供優(yōu)質廉價的印刷裝備,新聞出版用紙和各種印刷材料,確保出版物印刷質量的提高。
共有 網(wǎng)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