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為什么要舊元素新組合呢?
眾所周知,現(xiàn)代藝術是反古典,反傳統(tǒng)的,也就是反舊的,而后現(xiàn)代又是反現(xiàn)代的,既然反現(xiàn)代就意為著又回到舊的體系中去,這顯然不符合藝術規(guī)律,后現(xiàn)代就選擇了折衷的辦法,把古典的和現(xiàn)代組合。
舊的元素新的組合就是后現(xiàn)代的思維方法。
并不是所有的舊元素都可以拿來組合,在選擇這個舊元素時必須考慮它有沒有普遍性,比如,上述“四大天王”所用的元素漢字,火藥,書法,唐詩,寓言,碑林都有普遍性,這些不僅具是本民族的普遍性,同是也具是國際的普遍性。
同樣,如果陳丹青用的是不知名畫家的作品畫冊作為“靜物”,他的作品不可能引起關注,因為知名畫家具有普遍性。
再比如,上述第七屆中國廣告節(jié)全場大獎作品,油條在國內(nèi)具有普遍性,而在國外并沒有普遍性,因此,他只能在國內(nèi)拿獎,如果拿到國外,恐怕連入選的機會都沒有,這也就是中國的廣告在嘎納廣告節(jié)連連失敗的原因,如果把油條換成薯條,我看,拿到廣告節(jié)上去肯定會來一個“零的突破”。
我們再看陳逸飛的作品,他選擇的旗袍,既有民族性的普遍性又具有國際性的普遍性,但是,光有這些還不夠,他必須有新的組合,也就是說,如果人物的面孔也是那個時代的,他畫的再寫實,也是古典畫派,而古典畫派到了倫伯朗那里已經(jīng)達到登峰造極的地步,怎么會有他的位子。
這里就說到新組合的問題,這也就是我們?yōu)槭裁凑f從牛肚子爬出來不是當代藝術的問題,因為這種行為不僅元素是新的,而且組合也是新的,這跟當年杜尚先生把小便池放在展覽館,道理是一樣的,現(xiàn)在看來這些都是現(xiàn)代藝術,是過時的,如果他比杜尚先生早一天干了這件事,那中國的藝術史,包括世界藝術史都要改寫了。
還有這種組合不是并列關系,而是兼容關系,二個元素應該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如:太極拳和奧運五環(huán),如果把太極拳換成碑林,書法,就產(chǎn)生不了兼容關系,不兼容就談不上新的組合,以此類推。
以上觀點僅僅是個人的一點看法,不夠成熟,但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設計的領域在擴大。繪畫,雕塑,裝置,行為藝術都是設計藝術,電影,電視劇也都是設計藝術,只是表現(xiàn)手段不同而已?!哆€珠格格》《康熙王朝》《流星花園》就是遵循舊元素新組合這種思維方式而設計出來的,可能導演不自覺的運用了這種思維方式,但它們高收視率還會有其他原因嗎?張藝謀的《英雄》肯定也是設計出來的,舊元素是秦始皇,劍客,俠士,那我們就等著看他是如何進行新組合的。
如果真要把藝術同設計分開的話,那就是,藝術的設想計劃更多的是精神領域,而設計的設想計劃更多的是物質(zhì)領域,但是物質(zhì)和精神能分開嗎?
除了繪畫,雕塑,裝置,行為,電影,電視劇這些,我們再看看身邊的建筑,身上的服裝,居住的環(huán)境,家里的裝修,不都是在自覺和不自覺的運用了這種設計思維嗎?
用設計的思維看當代藝術,而當代藝術都是在設計嗎?
范迪安先生前不久提出來當代藝術是“舊邦新命“,應該也就是這個意思,這種提法本身就用了舊元素,并且進行新的組合
作者:汪開慶
來源:設計在線
共有 網(wǎng)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