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日葵视频在线下载_向日葵视频网站_向日葵小视频APP污_向日葵视频污污下载

您好,歡迎來到包裝印刷網(wǎng)!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資訊  > 技術文章 > 印刷設計

中國傳統(tǒng)書法的表現(xiàn)及設計

2010/3/14 8:41:17 人評論

      要了解漢字的設計,首先應對各種書寫體作系統(tǒng)的了解,這樣才能融匯貫通,靈活應用。中國的書體,通常所說的有“正草隸篆”四體,但由于工具特殊,各代書家作書運筆神妙,出現(xiàn)許多不同的變化字體,成為多種特殊的藝術造型。 

  中國字體從純粹的繪畫演變?yōu)榫€條符號而言,大致可分為下列六體: 

  古文 
      
  上古時代的象形文字,包括商朝的甲骨文和三代的金文兩種。 

  篆書 
    
  有西周后期的大篆和秦時的小篆二體。篆書,具有古代象形文字的古樸感,其圖形的抽象趣味在近代的篆刻上常被藝術化了。在現(xiàn)代的應用美術中,尤其是國內(nèi)設計界多把篆書應用于賀年卡、請?zhí)⒒照聢D案等設計。 

  隸書 
    
  源于秦代,取大篆與小篆的筆法,加以減省整理而成。隸書不僅變秦以前字體的曲線為直線,變劃為點,變圓為方,且漸脫離形進于意符,隸書的特點是:一、每個字有一處(橫劃與右捺)帶有波勢的裝飾筆。 
  橫劃以右斜落筆書寫。在廣告設計里,凡公司。行號或展示會的全名設計(合成文字)常用隸書,可表現(xiàn)傳統(tǒng)的權威感。 

  草書 
   
  有組織系統(tǒng)的簡省字體。創(chuàng)自漢初,其演變過程是先有“章草而后有“今草”至后又有“狂草”。一般草書在造型上難為大眾了解,又缺乏實用與易讀性,不適用于一般文字設計用。不過用于感謝等需要表達親切印象時,因草書具有個性,即信賴、親切、高雅等特性用之得法也不失為好素材。 

  正書 
    
  又稱“楷書”,揉和隸書、草書而成的一種書體,至今已成為一般書籍信件最通行的標準字?,F(xiàn)在印刷活字的“正草”就是傳統(tǒng)的“正書體”,它的筆跡有力,字劃清楚,易讀性最高。 

  行書 
    

  是正書的變體。中國文字,自唐以后,即少變化;而行書就被認為最流行的字體,一直沿用到現(xiàn)在,在實用美術上仍保有崇高的地位。行書易識好寫,實用范圍廣。目前社會上除了印刷及重要文字得用正書字外,日用文書一般都用行書書寫。 

  現(xiàn)代漢字設計,基本都是按以上六種和印刷體中的老宋、仿宋、黑體等體例,進行演變加工得來的,重點要掌握每個字的基本筆劃及有規(guī)律性的組織變化,考慮筆劃間的空隙均衡使設計的商標;廣告、標題、或包裝裝演,既得體又美觀大方。設計形象性和裝飾性的美術字,變化要自然適度,切忌過分夸張。因為過分的夸張,會顯得矯揉造作,其效果會走向反面。

信息來源:中國藝術網(wǎng)

相關資訊

  • 印刷廠拼版印刷對印版方向有哪些要求

    拼版是指將要印刷的頁面按其折頁方式按頁碼順序排列在一起,其大小由印刷幅面及印刷紙張的大小來定。拼版可分為:零件的拼版和書刊的拼版兩種。那印刷廠拼版印刷對印版方向有哪些要求呢?   一、拼版印刷的方向要求 不論是用單版還是用多版印刷,首先應明確拼色圖案…

    2025/4/27 7:28:19
  • 提升印刷效率與品質(zhì),先從自動掛版開始

    要實現(xiàn)快速換單,先從自動掛版開始  掛版是印刷換單過程中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有些人認為掛版是一件簡單的事,殊不知就這么一件“小事”,如果不注意細節(jié)也是會對印刷效率和品質(zhì)造成很大影響的。如今,部分大型紙箱廠已開始使用智能化自動掛版設備以提升印刷效率和品質(zhì)。 …

    2025/4/26 8:02:30
  • 印刷設計印版必懂知識——翻版與拼版

    本文主要為大家講解印刷翻版和印刷拼版相關知識點希望大家能有所收獲?! ∫?、印刷翻版類型  大多設計作品都需雙面印刷。一張紙印完一面還得印另一面,就需要翻面,在印刷上就要做翻版。印刷中根據(jù)印版內(nèi)容和翻版方向,將翻版分為3種?! ?、正反版印刷  正反版印刷…

    2025/3/30 10:15:47
  • 企業(yè)負責人為消防代言,產(chǎn)品包裝裹“新衣”

    食品外包裝印有消防宣傳標語,負責人成為消防公益代言人。近日,在婁底新化縣,這一創(chuàng)新舉措引發(fā)市民點贊。新化縣消防大隊負責人表示:“今年4月份以來,新化縣開展了‘全民消防我行動’大型公益活動,湖南前進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羅教孟成為消防公益代言人,首批具有消防宣…

    2018/7/10 12:21:45

共有 網(wǎng)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