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漢字"六義"和現(xiàn)代圖象設計原理的關系
魯?shù)婪颉ぐ⒍骱D氛J為所有人類認識活動的領域中"真正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活動都是通過`意象`進行的"。中國人的思維具有明顯的"意象"思維特征,漢字、中國書畫、中國音樂都是典型的代表。后代人將漢字的創(chuàng)造和使用方法總結為"六義"。創(chuàng)造性思維方法的同源性,使?jié)h字與"二維空間中的視覺傳達活動"結下了不解之緣。這里,我想通過視覺傳達設計學中的設計圖象原理,來解讀這一"不解"之源,使我們在這個角度上,對漢字與平面設計在思維根源上的關系有所思考。
安德列·勒魯瓦-古昂認為,漢字在聲音與注音符號(一群意向)之間創(chuàng)造了一種象征關系,這就為中國的詩歌和書法提供了很大的施展空間;中國文字在人類歷史上代表了一種平衡狀態(tài),它一方面相當準確地表達了數(shù)學或生物學概念,另一方面又保留了運用最古老的文字表達系統(tǒng)的可能性,漢語符號的并置創(chuàng)造的不是句子,而是一組有意味的意象,意象的張力充滿了暗示的意義。[9](P207-209)漢字的這種特性也使得它給平面視覺傳達創(chuàng)意提供了很大的施展空間。
"漢字的`象形`特征在于它是對物體輪廓的簡約化、概括化和具體化,是中國人對物`象`長期觀察、留意的結果,使用符號形象對物象的再現(xiàn),這一`再現(xiàn)`的過程并非鏡像式的,而是滲透了中國人的情感和價值判斷,漢字的形體和象形結構中已具有抓住事物主要特征加以再現(xiàn)的表現(xiàn)因素,它在再現(xiàn)物體之`象`時也同時表達了造字者的主觀審美情感。漢字對物象的簡約化和概括化,并不脫離`象`和`形`,這就為理解和想象創(chuàng)造了一個頗富張力的施展空間……"[3](P354)
使我們能把握漢字形體的魅力之源的工具,就是它的造字法則和用字法則,這里的用字法指的是《說文解字》中"六義"的后兩種,即"假借"和"轉注"古人所講的六書,現(xiàn)在普遍認為前四種是造字法,后兩種是用字法,不是造字法。漢字的創(chuàng)造,本質上是在形象思維的基礎上的一種"具象的抽象"思維,因為這種抽象的思維始終圍繞著象形文字與表意文字的設計活動。下面我想從視覺傳達設計學中設計圖象的原理出發(fā),對"六義"所包含的創(chuàng)造性形象思維來進行討論。
1.漢字的造字法中,包含著設計圖象的意象概括性特征。DOLCN.com
這里的設計圖象,也就是指我們在平面設計中最終要得出的視覺結果,或其中的一定組成部分。設計圖象"是設計師以視覺途徑表達自身意圖的,并引起人與人之間信息交流的具體形狀和姿態(tài)","設計圖象的三層主要含義:一.通過視覺途徑進行。二.具體的、生動的形象。三.能引起信息交流的視覺符號。" [8](P44)今漢字(隸書到現(xiàn)在的漢字)的設計圖象特征中"具體的、生動的形象"這一特征相對于古漢字(隸書出現(xiàn)之前的漢字)較弱,但與今天世界上通行的其他文字相比則是最明顯的。漢字中所蘊含的意象表達了中華民族幾千年來對自然界、人類社會、人類自身精神世界的一種觀照和態(tài)度。不同時代文化的痕跡,都在其中有體現(xiàn)。
漢字的"晨",是一個會意字。"辰"字旁原寫做" ",是手握石刀的意思。與"曰"字一起刻畫出了陽光劈開云層,一躍而出的景象。"坤"字中的"土"代表土地,"申"的本意原為女人生了女孩,女孩長大后再生女孩,代代延續(xù)的意思。"坤"自本義為豐饒的大地。"坤"與"地"詞義相同,是先民對大地、大自然的一種崇拜。這種造字方法,實際上是一種意象對于人的心理的描述,也是一種主客體同構的意象,一種積極的,有意義的象形方法。一方面是意象的顯現(xiàn),具有攝取和存儲信息的能力;另一方面使受傳者又通過視覺進一步加工圖象,獲取意象,進而形成一定的觀念(即積累經驗,認識世界),指導社會活動。
2.漢字的造字法,還體現(xiàn)了"事物的概念的概括性"這一設計圖象特征(概念的概括性是從形象中攝取一般的本質,進而突破形象,超越形象)。
漢字的偏旁部首從繁雜向簡化發(fā)展的過程中,從圖形文字演變而來的漢字體現(xiàn)了"設計圖象的概念性概括"這一特征。甲骨文、金文,已經將象形文字中的某些形狀相對穩(wěn)定的字總結出了相對固定的形,如"日"、"月",但對于某些字,如:"人"、"山"等,所指事物形態(tài)變化比較豐富的字,在古漢字系統(tǒng)中對它們的寫法還是比較混亂和不定形,不管作為單個字,還是作為偏旁部首,同一個字有幾種寫法之現(xiàn)象。拿"日"字舉例:在甲骨文"旦"中寫作" ",在"杲"中寫作" ",在"是"字中寫作" ","莫"中寫作" ",在字形上的差異比較大。
也就是在對漢字字形所作的設計和改進之中,對"事物的概念的概括性"這一設計圖象特征,就已經顯露了出來。"山"字的寫法,從多種多樣到現(xiàn)行的通用寫法,漢字抓住了"山"的意向,將不同形態(tài)的山的"象",概括為平地之上的直立突起,又抓住了山的概念,概括為高、險等特征。"崇、崇高","峻、峻峭","巍、巍峨","嵩、嵩山"。
3.漢字是設計圖象的符號意義的一種體現(xiàn)。因為,作為一種特殊形式的設計圖象符號,漢字是人類信息傳播中人工信息的代表,即"符號信息",是人類有意識地創(chuàng)造、吸收、利用能引起人們相對固定的思維和反應的各種信息形式。它由語言符號和非語言符號組成,剝離了漢字語言文字的性質,它又近乎于一種非語言符號。正像是蘇珊·朗格指出的:一般人對符號作的定義,都忽視了符號所具有的那種最為重要的理性思維價值,或者說忽視了符號的最主要的功能--亦即將經驗形式化,并通過這種形式將經驗客觀地呈現(xiàn)出來,以供人們觀照、邏輯直覺、認識和理解的重大功能。漢字正是具有了這種功能,所以能為態(tài)度、情緒、情感等主觀經驗的表象的種種特征賦予獨特的形象。
"文字,語言的書寫符號,人與人之間交流信息的約定俗成視覺信號系統(tǒng)。這些符號要能靈活的書寫由聲音構成的語言,使信息送到遠方,傳到后代。"[11] (P400)從語言學家對圖畫與文字的界定研究中,我們驚訝的看到了某種相似的思維過程。當圖畫、符號與語言形式之間出現(xiàn)了約定俗成的或默契的固定聯(lián)系時,那么它們就完成了向文字的過渡,漢字也經歷了這種過渡。平面設計的圖形創(chuàng)意、字體創(chuàng)意或主題設計,往往就是在類似這樣一個過程中行進,只不過最后得出的結果不是單純的文字,而是綜合多種要素的視覺傳達作品,其表達能力不單是可以"書寫"由聲音構成的語言,還更善于表現(xiàn)"由聲音構成的語言"所不能表達的。漢字的創(chuàng)造,就是中國人將自己對外部世界的感受和觀念,將自身的情感體驗和道德標準融入文字中的具體方法。這種創(chuàng)意和創(chuàng)形思維的結果--漢字,時時體現(xiàn)著中國人的文化思想和民族精神。
(待續(xù))
共有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