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日葵视频在线下载_向日葵视频网站_向日葵小视频APP污_向日葵视频污污下载

您好,歡迎來到包裝印刷網!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資訊  > 技術文章 > 數(shù)碼印刷

CTP在中國

2010/10/5 7:46:38 人評論

自從Drupa95以來, CTP(Computer to Plate)成為明星之后,世界許多發(fā)達國家逐步將傳統(tǒng)制版改為直接制版。到了Drupa 2000,又往前推動了一步,資料顯示, 2000年末全球的 CTP裝機量已達到 12000臺。顯而易見, CTP在提高印刷產量、質量,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等方面具育很大的優(yōu)越性,它是印前工業(yè)的必然發(fā)展趨勢,它的出現(xiàn)是印刷工業(yè)的又一次技術革命。
  高新技術從誕生成熟到走向普及,總是要歷盡險阻,尤其是在傳統(tǒng)行業(yè)中?,F(xiàn)在看來,CTP從技術上來說早已不存在問題了,果實成熟只等著采摘,事實上,CTP近幾年特別是近兩年來發(fā)展尤其令人驚嘆。但是,技術不存在問題并不等于沒有問題,高新技術與成本和應用之間從來都有矛盾。當CTP遭遇中國的時候,沖突顯得更加激烈。

CTP在中國面臨的阻力

  中國CTP市場在印刷領域眾多大牌廠商的努力和相關媒體的搖旗吶喊下,才顯得如此紅紅火火。從CTP設備廠商在國內的竟爭激烈程度看,似乎表明CTP在國內批量投入使用的大幕已經徐徐拉開,曾有觀點認為2001年CTP 將在中國真正啟動。實際上,一些調查結果顯示,整個國內CTP市場從2000年到2001年并沒有太大的飛躍。
  盡管使用CTP技術意味著更高的生產率、更低的生產成本、更快速的反應能力和要更強有力的技術保障,但目前在國內CTP的企業(yè)中,報紙印刷企業(yè)占了很大的一部分。那么CTP在國內的普及究竟有在哪些阻力呢?
  第一個阻力是首期投入比較高。 1998 年國內還在探討CTP的時候,各家的報價都在20 萬美元到30萬美元之間。機器買下來卻遠不止這個價,需要一些相關設備,如彎邊打孔設備、 RIP接口等,再加上關稅、增值稅,整個下來300 萬人民幣都不夠,最好的傳統(tǒng)制版設備 100多方人民幣就夠了,可見CTP高出了兩倍的價指。
  第二個是版材問題。版材每天都在消耗,對于CTP技術的普及來說,版材價格一直是個很大的"瓶頸"?,F(xiàn)在版材大概每平方米 11~12美元,報紙用版面積是 0.44平方米,這樣的一張版材需要5美元,再加上19%的關稅說、17%的增值稅,一張版總共60多元人民幣,這個價還是批量的價,在 1998年、 1999年還要 70多元一張。進口的 PS版一般為30元,國產的PS版才20元。以羊城晚報社為例,一年需要消費掉20萬張版材,如果一張版材要多花費40元,光這方面每年都要多花論費800萬元人民幣。這對于很多企業(yè)來說不得不考慮的問題。由于市場競爭日益激烈,制版行業(yè)已經成為微利行業(yè),增加50%的制版成本,對于很多企業(yè)是無法承受的,即使是現(xiàn)在已經購買了直接制版機的用戶,也不是所有的活都用直接制版機輸出,也要考慮盡量降低成本。目前,引迸CTP的報社,如北京日報、新民文匯報、解放日報、湖北曰報、浙江日報都是兩條腿走路,使用傳統(tǒng)制版的時候較多,而羊城晚報新的印務中心沒有傳統(tǒng)制版,必須采用CTP制版,現(xiàn)在光版材一天都要 2方多元。目前的情況下,能夠供應高日質CTP版材的生廠商少之又少,而在國內幾平沒有,國內使用的CTP版材幾乎全部依賴于進口。供貨渠道狹窄,市場上不能形成批量供應,加上進口關稅,使本來就不便宜的版材更是雪上加霜。大家最擔心的就是版材,機器一次性投入問題不大,但版材年年都要多花好幾百萬。
  第三個阻力是相關的配套設施,包括網絡、掃描拷貝系統(tǒng),還有拼大版、校樣系統(tǒng)等。要能配合CTP,總的一條原則是全部都要求數(shù)據化。
  除了上面三個主要問題外,另一個就是人才問題。傳統(tǒng)作業(yè)流程中輸出者輸出菲林后就不管了,此后的工作全部交,由另一部門去管。但是CTP在輸出階段就要將機上的信息于拼大版的進行細致的設定,并且要求與印刷有更密切的配合以取得正確的信息。這就關系到誰在什么位置、發(fā)出什么樣的指令才是正確的,而這種明確的分工很難。引進cTP 后,必須將知識范圍擴展到對印刷的主面掌握上,而事實上,精通從排版到印刷所自業(yè)務知識的人才很少。因為CTP 采用的是數(shù)字化工作流程,人的問題會越來越突出。


CTP在中國的發(fā)展現(xiàn)狀

  在國外,CTP在商業(yè)領域的應用占很大一部分,超過了60%,而在中國卻是報業(yè)領域的應用占絕大部分。雖然 CTP在中國的推廠步履維艱,但總的來講是在向前發(fā)展。大家都看到了CTP的好處:
  〔1)直接制版技術省去了激光照排的膠片成像、手工拼版、曬版和PS版顯影定影處理等工藝過程,用數(shù)字化技術取代了傳統(tǒng)的模擬技術,在該過程中,不使用膠片而直接把版面信息成像在印版上,減少了圖像的轉移次數(shù)和人為對版面影響的環(huán)節(jié),印版上的網點是直接的一次成像網點,影像精確清晰,在高調部位網點不會丟失信息,在暗調部分網點不會出現(xiàn)糊版。印版的質量大大提高,印刷效果也變得好多了。
 ?。?)工序的減少更直接的效果是節(jié)省了大量的時間和減少了所需配備的工作人員。
 ?。?)目到CTP版材和計算機直接制版設備國內供應商很少很少。在比較長一段時間內,國內要采用直接制版技術,不但技術、設備要進口,版村基不上也要進口,使得初期投入和日常的制版開銷比較大。 CTP系統(tǒng)的引進是一項不小的投資,但就CTP所贏后的時間來看,要獲得相同的效果,在印刷設備上的投資將要遠遠超過CTP的投入。對報社來講,制版費用在總體成本中所占比例較小,與所贏得的時間和產生的效益相比,采用CTP系統(tǒng)的付出是非常值得的。
  歐美、日本或是印刷都是報社先使用CTP,理田無他,就是報社印前資料的完整性容易控制。報社由于必須在比較集中的時間內完成許多的版面編輯,一直到制版完成,所有的彈性被限制正截稿到上印刷機之間的時間里。報業(yè)發(fā)展越來越迅猛,其中明顯的特征就是大量的報紙不斷擴版,改黑日為彩色版,變單面彩色為雙面彩色,這對很多仍然采用傳統(tǒng)印前工藝的報社來講壓力大大增加了。
  國內最早是 1996 年由標準出版社引進一臺有8 束激光的升鼓式CTP,不過后來由于各種原因沒有真正使用起來。真正的應用開始于 1998年,羊城晚報社當時買了美國的 Optronics和愛克發(fā)北極星各一臺。 1999年,遼寧美術印刷廠購入海德堡全勝一生,北京日報印刷廠購入丹麥的寶祿德福一臺。進入2000年,湖北日報社、浙江日報社、新民文匯報社印刷廠各買了一臺愛克發(fā),另外,北京日報社又買了一臺寶祿德福。同時,南方廣東一帶非報業(yè)印刷廠也開始購買CTP,約有七八臺。截止到2001年年底,全國印刷業(yè)擁有的CTP有60臺左右。相信今年將會有更多的印刷企業(yè)購入CTP。
  現(xiàn)在國內報界應用CTP最典型的是羊城晚報。羊城晚報一天的組版量是600多張對開版,人工制版的工作量很大。羊城晚報新建立的印務中心,裝了8臺雙幅高塔式印刷機,一小時能印120萬張對開報紙, 8臺機器依次裝滿版需要 512張四開版,時間很緊迫。目前羊城晚報共有 6臺愛克發(fā)CTP,老廠兩臺,新廠四臺,老廠與新廠之間鋪設了一條10公里的光纜,傳輸速度很快,更加上軟件設計得也不錯,可以根據需要統(tǒng)一控制CTP設備。另外新廠采用的是四開版的CTP,印報的時候可以比較靈活,而目是兩個掃描頭,每臺機器一小的可以出200張四開版,速度非??欤说谝粡埌媛稽c,后面的一分鐘可以出3張四開版。過去晚報是上干十一點截稿,上了CTPZ后,十一點半甚至十一點四十五都來得及,人工不可能有這么高的效率。
  當前彩報越來越多了,需要更高的套印精度。CTP的套印精度是人工沒法比的,人工可能由于個人經驗、燈光、視線位置等因素,質量上不能統(tǒng)一穩(wěn)定地控制。按照人工拼版的傳統(tǒng)工序,一套彩報制好需要40計鐘,采用CTP,第一張版也只需要四計鐘。在人力方面,區(qū)別也是很明顯的。在羊城晚報,使用傳統(tǒng)制版工藝流程至少需要30個人,上了CTP之后,只要5個人??雌饋戆娌耐度胭M用大了,機器價格也高了,但要從時間、質量帶來的效益,節(jié)省人工的費用,以及對環(huán)保的改善等方面綜合考慮,肯定是劃算的。

CTP正在發(fā)生的變化

   1.設備投資:CTP是一項新技術,一方面帶來了新的商機,另一萬面也帶來了設備昂貴的問題,這與新產品的研究開發(fā)成本成正比。因此,近幾年來,直接制版機成了高技術和公司實力的象征,成了一種宣傳工具。隨著技術的進步和幣場的擴大,成本和價格將會逐漸降低,CTP已經不再是曲高和寡的陽看白雪。幾年前,生產直接制版機的廠家只有愛克發(fā)、克里奧--賽天使等少數(shù)幾家公司,購買一套CTP 設備,需要好幾百萬,如此高的價格,使許多企業(yè)望而卻步。加今,生產廠家增加了許多,產品形成了高、中、低檔各個層次,用戶選擇的余地大多了。視在,除了廣大用戶熟悉的著名品牌以外,還出現(xiàn)了一些新品牌,價格也明顯地降低。如北大華通公司生產的銀鹽版直接制版機、南韓產的ATIZEN牌直接制版機和加拿大生產的醋豹牌直接制版機,以其低廉的價格、較高的實用性,吸引了眾多的用戶。近些品牌的直接制版系統(tǒng)的價格從60萬到 120萬人民幣,已經接近了廣大國內用戶的心理承受能力。現(xiàn)在,不僅是大型企業(yè),中小企業(yè)也有能力體驗CTP這項新技術了。隨著技術的進步和市場的發(fā)展,國外的產品有向國內轉移的趨勢,國內市場的競爭會進一步加劇,那時,直接制版機的價格可能會達到照排機的水平。
   2.成本和版材:目前照排機使用的照排膠片價格大約為45元每平方米,PS版30元每張,對于四色印刷,每套版的成本上大約為6O元。而直接制版機機使用的PS版是特制的,進口的版大約為 90~120元每平方米,相當于對開版約90元每張。盡管省去了出膠片的費用,但綜合成本還是高于膠片制版。另外,在版材供應方面,由于以前的生產廠家只有少數(shù)幾家,版材價格居高不下,一旦市場波動,或者供貨渠道出現(xiàn)問題,企業(yè)就在停工待料的危險。現(xiàn)在的情況有了很大的改變。河南中國樂凱集團第二膠片廠已經能夠成功地生產出了我國自己的熱敏CTP版材,質量可與進口版材相媲美,而且價格也大大低于進口產品,大約 80元每平方米,相當于對開版6O元每張??紤]不需要出膠片,省去膠片成本后與用膠片制版的成本大致持平,這為我國普及CTP技術鋪平了道路,為用戶解決了后顧之憂。另外還獲悉,富士、愛克發(fā)和柯達公司也都計劃在我國建立生產CTP版材的工廠,國外還有多家公司計劃在近期生產CTP版材,相信今后CTP版材不僅供應充足,而目價格也會進一步下調。
  3.工藝日漸成熟:直接制版工藝有三大技術支持:彩色數(shù)碼打樣技術,電子拼大版和折手技術、RIP技術。直接制版工藝雖然省去了膠片輸出,直接輸出印版,減少了工序,縮短了制版時間,但同時也帶來了不能使用傳統(tǒng)打樣方法檢查制作質量的問題,輸出到印版上的必須是客戶要求的最終印刷版,一旦出現(xiàn)問題,就會造成整張印版報廢。這就提出了一個如何檢查印版質量,如何判斷印刷后效果的問題,以前這些問題都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但現(xiàn)在已經有了很好的解決方案。
   數(shù)據碼打樣的質量已經達到了很好的程度,完全可以模擬印刷打樣的效果。目前數(shù)碼打樣的輸出方法以大幅畫彩色噴墨打印機為主,這種輸出設備具有幅畫大、打印質量高、打印速度快等優(yōu)點,為數(shù)碼打樣的首選,現(xiàn)在市場上主在以HP和EPSON兩大品牌為主。數(shù)碼知樣技術發(fā)展到會天已經達到了實用水平。它結合了色彩管理技術、電子拼大版和折手技術、RIP技術,已經能夠滿足買際生產中的各種要求。數(shù)碼打樣一般采用的是凋頻網點,樣張的微觀結姻與傳統(tǒng)打樣不一樣,加上懷疑數(shù)碼打樣能否達到印刷效果,還有很多人對它持保留態(tài)度。但是,隨著市場和技術的發(fā)展,人們的觀態(tài)一定會轉變過來。
  拼版和折手技術已經成為數(shù)字化工藝流程的一個組成部計,市場上有多種產呂出售,使得拼版變得非常容易。因此,這已經不是阻礙CTp發(fā)展的問題。RIP印前技術的核心和關鍵。目前的RIP支持包括pDF等多各文件格式的輸出,支持ICC色彩管理,技術已經非常成熟,速度也變得很快。我國比較有影響和成熟的RIP有北大方正世紀RIP 和佳萌銳普公司的佳萌RIP,各CTP生產廠家為了產口的本地化也都在洽談配套國產RIP的問題,以提高競爭力。在不久以后,用戶一定能使用上配置國產RIP的直接制版系統(tǒng),享受到更多的實惠。
  盡管CTP技術在中國的發(fā)展很緩慢,但也許正是這個有待開發(fā)的市場對各個商家的誘惑力更大,其潛力不可估量。在2001年第五屆北京國際印刷展覽會上,很多商家都不失時機地推出了自自的CTP產品,而觀眾們對CTP產品的熱情也極大地鼓勵了眾商家,愛克發(fā)、ECRM、柯達保麗光、巴可、方正等都表示對這個市場充滿了信心。隨著市場和技術的快速發(fā)展,CTP在中國的普及將不會太遙遠。

相關資訊

  • 意大利出版全球首份“AI報紙”

    近日,意大利全國性報紙《福利奧日報》稱其出版發(fā)行了全球首份、完全由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撰寫的報紙。   人工智能生成的報紙,以紙質插頁的形式,夾在同一天發(fā)售的主報當中。在報頭上標有人工智能AI字樣。報紙文章的標題、摘要、內容等均由人工智能生成。報社工作人員…

    2025/3/27 8:04:12

共有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