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德國篇
第一節(jié) 嚴謹認真造就精良的德國貨
德國是海德堡、羅蘭和高寶的故鄉(xiāng)。面對海德堡、羅蘭和高寶,你一定會感受到德國工業(yè)品那種特殊的技術美感——從質地精良的鋼材到合理的結構設計,幾乎每一個細節(jié)都無可挑剔,從中深深的體現出德國人對完美產品的無限追求。德國貨是如此的高品質,以致在國際上成為“精良”的代名詞。
日耳曼民族素以近乎呆板的嚴謹、認真聞名, 同德國人打過交道的人更會有切身體會。對于德國的工業(yè)產品而言,正是日耳曼民族獨步天下的嚴謹與認真造就了德國貨卓越的口碑。
第二節(jié) 是什么造就了嚴謹與認真
不過,很少有人知道是什么造就了德國人的嚴謹與認真。而要是不知道這一點,我們就永遠無法學到日耳曼民族打造精良產品的訣竅。
一個企業(yè)發(fā)展得如此之大,靠得是產品精良的品質。
我想說的是,心誠,產品就好,有了精良的產品,企業(yè)才能做大。德國貨所以精良,是因為德國人主要不是受金錢的刺激,而是用宗教的虔誠來看待自己的職業(yè),來生產產品的。
第三節(jié) 路德派思想的內容和深刻影響
我們知道,德國是著名的馬丁· 路德宗教改革的發(fā)源地。路德給德國人帶來一個新的概念,那就是“天職”。在德語 Beruf (職業(yè),天職)一詞中,包含的是宗教的概念:上帝安排的任務。
也就是說,對于一個教徒來說,他做一樣工作,生產一樣產品,并不是為了工資,為了謀生而做,而是為了完成上帝安排的任務。我們可以想象,這與干工作只是為了拿工資相比,在工作態(tài)度的嚴謹與認真上會有多大不同,制造出來的產品在品質上又會有多大的不同。
這一點至關重要,可以說是造就偉大德國民族的最寶貴精神資源之一。考察一下“天職”這個詞在文明語言中的歷史,我們會發(fā)現,無論是在以信仰天主教為主的諸民族的語言中,還是在古代民族的語言中,都沒有任何表示與我們所知的“職業(yè)”(就其是一種終生的任務,一種確定的工作領域此意義而言)概念相似的詞,而在所有信奉基督教新教的主要民族中,這個詞卻一直沿用至今。我們還可以進一步看到,它并非源于有關語言的倫理特點,例如,這個詞并不是什么德意志精神的產物,相反,它的意思來自圣經的譯文。體現的不是《圣經》的原文,而是譯者自己的精神。在路德翻譯的《圣經》里,這個詞的近現代含義最先出現在 J · 西拉德所著《智慧書》第 11 章第 30 和 21 節(jié)中。此后,在所有新教民族的日常語言中,這個詞迅速地帶上了它目前的含義,而在此之前,在世俗作品甚至宗教著作中,連這一層的暗示都不曾有過。
同這個詞的含義一樣,這種觀念也是全新的,是宗教改革的結果,并首先作用于路德所生活的德國。路德的職業(yè)概念中包含了對人民日?;顒拥目隙ㄔu價,這種肯定評價的某些按時雖然早在中世紀、甚至在古希臘晚期就已經存在,但是,有一點無疑是新的:個人道德活動所能采取的最高形式,應是對其履行世俗事物的義務進行評價。正式這一點必然使日常的世俗活動具有了宗教意義,并在此基礎上首次提出了職業(yè)
的思想。
事實上,路德的職業(yè)思想引出了所有新教教派的核心教義:“上帝應許的唯一生存方式,不是要人們以苦修的禁欲主義超越世俗道德,而是要人們完成自己在現世里所處地位賦予他的責任和義務。”而這責任和義務,就是他的天職。
路德在其作為改革家而活動的最初 10 年中發(fā)展了這一思想。路德認為,修道士的生活不僅毫無價值,不能成為在上帝面前為自己辯護的理由,而且,修道士生活放棄現世的義務是自私的,是逃避世俗責任。與此相反,履行職業(yè)的勞動在他看來是博愛的外在表現。他以勞動分工迫使每個人為他人而工作這一事實來證明這一點,路德的這一觀點同經濟學鼻祖亞當·史密斯對同一問題的論述可以說形成強烈的對照:在亞當·史密斯看來,人為利己而勞動;在馬丁·路德看來,人是為利他甚至是愛他而勞動。
由于馬丁· 路德的改革,履行世俗義務是上帝應許的唯一生存方式的論述被保留了下來,并且越來越受到高度的重視。路德進而提出,在各行各業(yè)里,人們都可以得救。既然短暫的人生只是朝圣的旅途,那么,沒有必要注重職業(yè)的形式。
隨著路德日益卷入世俗事物,他對世俗事物,他對世俗事物的評價也越來越高。不過,路德的職業(yè)觀念依舊是傳統主義的。他所謂的職業(yè)是人們所不得不接受的、必須使自己適從的、神所注定的事。在以后的發(fā)展過程中,正統的路德派更多的強調從事職業(yè)是上帝安排的一項任務,或者更確切的說,是上帝安排的唯一任務。
在天主教里,人們要得救,需要進教堂,并要苦修。在路得改革后的新教教義中,工人的工廠就是教堂,他自己就是牧師,他的職業(yè)就是侍奉上帝的旅途,而這一切,成為了海德堡的最堅固的精神基礎。
總體來說,路德及其后來路德派的職業(yè)思想深刻的影響了德國人:一是將世俗工作視為神圣,并以最神圣的態(tài)度去從事世俗的工作;二是尊重自然形成的分工與合作,不過分注重職業(yè)的形式;三是極其安分于本職工作,有著良好的職業(yè)精神。
正是憑借全世界工作態(tài)度最好的工人,全世界最好的分工與合作精神,以及全世界最良好的職業(yè)精神,德國產品后來居上,趕法超英,成為世界精良產品的代名詞。
共有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