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我們有這樣的常識:水浸濕過的表面上,是不 容易被油沾染的,水和油總是相互排斥的。由于膠印的印版幾乎在同一個平面,那么就需要找到一種能有效的區(qū)分空白部分和圖文部分的方法 ,水在膠印中的作用,我們稱之為“水油不相溶”原理。印刷過程中,先在印版表面均勻的涂布薄薄的一層水層(實際上由于印版表面的選擇 性吸附,圖文部分是不會沾水的),然后在印版上涂布油墨的時候,就有效的保護了空白部分。
詳解新型環(huán)保印刷技術無水膠印
1、無水膠印概述:
無水膠印技術作為一種新興的印刷技術,近幾年在光盤印刷中得到廣泛地應用。
無水膠印其實是一種平版膠印技術,只是它不使用傳統(tǒng)平版膠印中所必需的潤版液,它使用一種特殊的硅橡膠涂層印版、特殊油墨以及印刷機上一套嚴格的溫度控制系統(tǒng)來完成印刷的一種平版印刷方式。這種特殊的硅橡膠涂層印版上斥墨的硅橡膠層作為印版的空白部分,而輕微的凹陷形成一個可接受油墨的聚合物表層則是印刷圖文部分。傳統(tǒng)平版膠印的最根本的特征就是使用水溶液潤版,利用水墨互斥的原理,使油墨和水在印版上保持平衡來實現(xiàn)網點的轉移。印刷過程中水墨是否平衡將嚴重地影響到印刷效果。但是在實際生產中,要真正達到水墨平衡是相當困難的,需要操作人員充分掌握印刷材料的特性,并在生產中對印刷工藝操作規(guī)范化,同時還受到印刷設備性能優(yōu)劣的影響。至今為止,水墨平衡問題仍然沒有解決。而無水膠印不需要用水潤濕印版,把印刷過程從使用異丙基乙醇或其他潤版液的化學過程,變成了簡單的機械過程,因而印刷工藝比普通平版印刷簡單,操作技術容易掌握。
2、無水膠印的發(fā)展歷程
50年代,就有人著手研究不需要用水潤濕的無水平版。
60年代末期,美國3M公司首先研制成功了無水平印版材,申請專利并在市面上出售。但因價格昂貴以及一系列的技術原因沒有實用化。
1972年日本東麗 Toray公司,買下3M硅膠無水平印專利,加以商用化研發(fā)。
1977年,Toray公司在德國DRUPA展覽會上展出了無水平印版材,并用小森印刷機械廠制造的Sprint L—425B(4色)印刷機和東華色素化學工業(yè)公司的ALPO無水平印油墨進行印刷,產品的印刷質量被認為是當時最高水平的,因而引起了印刷界的普遍關注。
1980年秋季,Toray公司開始試銷無水平版材。
1985年印刷機墨輥冷卻系統(tǒng)改良、油墨改善、墨輥調節(jié)技術改善,使無水平印逐漸步入坦途受到印刷界重視。
1986年 Toray無水UV干燥油墨面試,1988年商用熱固無水平版面世,1990年高耐久陽圖型無水平版出現(xiàn),1999年CTP無水印版面世。
無水印刷的發(fā)展人至分為:從1977年的第一代、1987年的第二代到1994年的第三代。
十多年來,無水平版膠印技術得到了較快的發(fā)展,歐洲和美國的許多廠家,都快速發(fā)展了無水膠印。并取得了可觀的經濟效益。
目前主要有三個廠家生產無水膠印用印版。日本的Toray公司生產的版材有兩種:一種是需用膠片曝光、曬版處理的感光無水印版;另一種是最近推出的計算機直接制版產品。
美國的Presstek公司研制的無水印版PEARL dry,則不需曝光、曬版處理。在直接制版機上,直接成像。
柯達公司也推出處于測試階段的無水印版。
共有 網友評論